[摘要] 對干部的評價,絕不可以成敗論英雄,干部“成”了事喜,但“敗”了要看他們“敗事”的動機、努力的程度、推進的態度、造成的影響,絕不可簡單地一棍子打死。只要一心為民、出以公心,即使有失誤、有損失、有失敗,也應當該諒解的諒解、該松綁的松綁、該保護的保護。
新華社北京12月25日電 適應改革開放時代的需要,《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明確指出:“建立容錯糾錯機制,寬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別是改革創新中的失誤。”這是針對性很強的要求,應當認真落實。
寬容干部失誤是新形勢下干部管理的內在要求。寬容失誤、理解失誤,正確對待工作中有失誤的干部,體現的是黨和國家對于改革創新風險的承受能力。尤其在當前,改革已進入深水區和攻堅期,打破利益固化藩籬,清除體制機制障礙,難免遭遇風險、出現失誤、招來麻煩。這就需要我們在干部管理中,對在改革中敢闖敢試、大刀闊斧、真抓實干,受到挫折甚至發生失誤的干部,予以鼓勵和保護,使他們增添改革創新的底氣。在日常工作中,干部也可能出現這樣那樣的失誤,即使再小心細致,也難以避免。事業心、責任感強的干部,工作干得多,發生失誤的可能性也就相對大一些。對這樣的干部,一有失誤就加以責難,會挫傷他們的積極性。為充分調動各方面干部積極性,促使他們大膽主動開展工作,也需要寬容干部在工作中出現的某些失誤。這應成為干部管理工作的一種理念、一種精神,同鼓勵干部敢為人先、敢冒風險、敢于創新、勇于競爭精神一并大力提倡。
寬容干部失誤需要大力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改革創新是一種探索性的實踐,充滿艱難和風險。分析干部隊伍中近些年存在的不敢作為的原因,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擔心干事多了會出現失誤,影響自己的進步。改變干部這種心態,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顯得特別重要。在全社會尤其在干部隊伍中,要大力營造鼓勵探索、支持創新、寬容失誤的環境和氛圍,教育和引導廣大干部自覺堅持銳意改革、奮勇創新。這就要求我們繼續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改變思維方式,改變“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不良心態,使探索成為一種時尚,使創新贏得尊敬,使大膽作為成為干部普遍追求的境界。
寬容干部失誤要進一步完善干部工作政策。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三個區分開來”的要求,明確哪些屬于改革先行先試出現的失誤和錯誤,哪些屬于探索性試驗中的失誤和錯誤,哪些屬于為推動發展的無意過失,明確相關的具體情形和政策界限,建立鼓勵創新、寬容失誤、容錯糾錯政策和機制。要本著有利于執行、有利于調動干部積極性的精神,進一步完善問責追責的相關規定,認真解決其科學性不夠問題。要完善干部考核評價機制。對干部的評價,絕不可以成敗論英雄,干部“成”了事喜,但“敗”了要看他們“敗事”的動機、努力的程度、推進的態度、造成的影響,絕不可簡單地一棍子打死。只要一心為民、出以公心,即使有失誤、有損失、有失敗,也應當該諒解的諒解、該松綁的松綁、該保護的保護。
最近省委強調,“十三五”時期,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歷史任務,就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完成這一重大歷史任務,關鍵是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調研指導河南工作時重要講話精神,認真宣傳闡釋省委重大決策部署,唱響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引領億萬河南人民投身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讓中原更加出彩的偉大事業。為此,從即日起,本網開設“決勝全面小康讓中原更加出彩”專欄,陸續刊發專家學者的系列理論文章,以饗讀者。【詳情】
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創新投融資機制,加快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確保投入力度不斷增強、總量持續增加”。這為以金融改革創新助力鄉村振興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帶來了更多機遇。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