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要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向群眾學習、拜群眾為師,把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深深植根于思想意識中,把群眾觀點、群眾路線踐行在工作實踐中。
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是長征精神的重要內容之一。正是在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和大力支持下,黨和紅軍構筑起堅不可摧的御敵長城,勝利完成了戰略轉移。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的講話中指出,“弘揚偉大長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長征路,必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為人民過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奮斗”。今天,我們要走好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長征路,尤其應不忘初心、牢記宗旨,不斷把為人民造福事業推向前進。
“一切為了人民”是紅軍不斷攻堅克難的初心所在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黨領導的工農紅軍是人民的軍隊,廣大指戰員來自于人民,所做的一切也都是為了人民的利益。長征中,環境惡劣、敵人強大。但就是在這樣艱難的情況下,紅軍將士也從未忘記黨的根本宗旨,而是一直認真貫徹著黨的群眾路線。長征途中,許多地方的貧困人民吃不飽、穿不暖,生活十分凄苦,紅軍將士寧愿忍饑挨餓也要用自己的衣食救濟他們,所到之處,打土豪、分田地、放糧倉,真心誠意幫助群眾辦實事,幫助窮苦百姓翻身解放。長征勝利后,當地群眾留下了這樣的評價:“紅軍幫助窮人”,“紅軍紀律嚴明,公平買賣”,“紅軍是真正抗日的隊伍”,“紅軍打地主和白匪,這樣的軍隊哪個老百姓會不喜歡呢”。實踐證明,只有為人民利益而戰,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和信賴,才能取得從勝利走向勝利的輝煌。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得到人民擁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所以能夠得到人民支持,也正是因為造福了人民。
“一切依靠人民”是紅軍取得長征勝利的力量源泉
紅軍打勝仗,人民是靠山。戰爭需要民心民意、需要道義的支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人心者才能得勝利。面對正義和邪惡兩種力量的交鋒、光明和黑暗兩種前途的抉擇,我們黨始終植根于人民,聯系群眾、宣傳群眾、武裝群眾、團結群眾、依靠群眾,以自己的模范行動,贏得人民群眾真心擁護和支持,廣大人民群眾是長征勝利的力量源泉。紅軍長征每到一處,就通過標語、口號、戲劇表演、群眾大會等形式,揭示人民受苦受難的根源,啟發人民的革命意識,號召人民團結起來,推翻一切不合理的制度、推翻一切壓迫人民的反動勢力。紅軍還通過各種形式把群眾組織起來,使人民群眾享受革命的成果。于是,人民群眾把紅軍當成了自己的隊伍,涌現出無數熱血兒郎參加紅軍的動人場景,使紅軍在減員嚴重、損失巨大的情況下隨時能夠補充兵員。還有很多群眾義無反顧,堅持心向紅軍、心向共產黨,紛紛為紅軍帶路、當翻譯、送糧送菜、救助傷病員。人民群眾的廣泛參與并大力支持紅軍,是中國共產黨和紅軍取得長征勝利的根本保證,也是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根本保證。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人民群眾有著無盡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始終相信人民,緊緊依靠人民,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才能凝聚起眾志成城的磅礴之力。我們黨之所以能夠發展壯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所以能夠不斷前進,正是因為依靠了人民。
走好新的長征路必須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問題,是檢驗一個政黨、一個政權性質的試金石。”長征勝利后的80年間,我黨正是在代表著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基礎上,把各族人民群眾的力量凝聚起來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實現了三大改造,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又在不斷滿足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現實利益過程中,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的舉世矚目成就。80年后的今天,黨領導人民正在進行著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長征,更加需要全社會方方面面力量形成“同心圓”,需要全國各族人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而關鍵在于要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我們要繼續加強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教育,引導廣大黨員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做到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忘,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不變,群眾是真正英雄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不丟。要真正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點燃干事創業的激情和信心,積極深入到基層和群眾中去,了解民情、體察疾苦、順應民意、為民辦事,把人民群眾的利益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讓人民群眾過上好日子。要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向群眾學習、拜群眾為師,把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深深植根于思想意識中,把群眾觀點、群眾路線踐行在工作實踐中。要持續推進黨的作風建設,尤其是下大力氣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個違背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被群眾深惡痛絕、嚴重損害黨群干群關系的“四風”問題,以實際行動取信于民。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任重而道遠,需要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鍥而不舍、馳而不息的艱苦努力。我們要始終把人民立場作為根本政治立場,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不斷把為人民造福事業推向前進,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穩步邁進。(作者:西安政治學院 魏海波)
最近省委強調,“十三五”時期,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歷史任務,就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完成這一重大歷史任務,關鍵是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調研指導河南工作時重要講話精神,認真宣傳闡釋省委重大決策部署,唱響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引領億萬河南人民投身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讓中原更加出彩的偉大事業。為此,從即日起,本網開設“決勝全面小康讓中原更加出彩”專欄,陸續刊發專家學者的系列理論文章,以饗讀者。【詳情】
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創新投融資機制,加快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確保投入力度不斷增強、總量持續增加”。這為以金融改革創新助力鄉村振興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帶來了更多機遇。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