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嚴肅黨內政治生活與黨的作風建設并不矛盾,但相對而言,黨內政治生活是一個更大的問題。因此,嚴肅黨內政治生活作為大問題,無疑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一篇大文章。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將制定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這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重大舉措。黨內政治生活是近幾年里黨中央特別強調的一個概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是一篇大文章。”全面從嚴治黨必須做好這篇大文章。
做大文章要有大擔當
黨內政治生活是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實踐早就形成的命題。1929年,毛澤東就提出黨內生活必須政治化和科學化,黨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不斷取得勝利,離不開健康的黨內政治生活為保證。
1980年2月,黨的十一屆五中全會通過了《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成為一部比較全面系統的黨規黨法。如今36年過去了,根據改革開放深入發展中黨的建設新情況新問題,重新為黨內政治生活定準則、立規矩十分必要。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為黨的建設創造了全新場景,黨中央的堅定領導和黨的優良傳統奠定了黨內政治生活發展總體狀況健康的基礎。然而,黨的建設也出現一些與發展要求不相適應的方面,黨內政治生活就有不少表現。例如,黨內生活不經常、不認真、不嚴肅的問題比較普遍;紀律觀念松懈,規矩意識淡薄;拉關系,搞團團伙伙、幫幫派派等等,都違背黨內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則,引起黨內外關注。
長期以來,黨內政治生活出現的問題不是沒有被發現,但卻遲遲得不到有效解決。究其原因,與管黨治黨失之于寬、松、軟有關,而管黨治黨之所以不嚴、不緊、不硬,說到底就是勇于擔當精神不強或缺失。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以勇于擔當精神開創了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局面,習近平總書記要求領導干部要有“鐵一般擔當”,強調“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全面從嚴治黨要有大擔當,沒有強烈的勇于擔當精神,就做不好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大文章。
做大文章要立大問題
謀篇布局是做好文章的關鍵,大文章的謀篇布局首先要著眼大問題。黨內政治生活是文章的主題,它的重要性必須從大問題加以掂量。
黨的十八大后,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在黨中央領導和部署下認真開展,取得了顯著的效果。這場活動重點轉變黨的作風,使由來已久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受到遏制,這為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做了良好的鋪墊。
黨的作風與黨內政治生活既有聯系又有區別。黨的作風是黨員、領導干部言行舉止的外在表現,很多方面和很大程度影響著黨內政治生活,作風不正不實不廉,政治生活就不可能健康。黨內政治生活是政黨進行組織活動的內在表現,它的健康發展對黨的作風具有決定意義。
黨的作風是黨的建設永恒的主題,但作風建設不能永遠在“轉變”的路上。一直在轉變之中,只能說明黨的作風并沒有得到根本好轉。黨的建設要從治標逐漸進入治本,從而在標本兼治中達到治本的目標,必須將轉變黨的作風切換到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嚴肅黨內政治生活與黨的作風建設并不矛盾,但相對而言,黨內政治生活是一個更大的問題。因此,嚴肅黨內政治生活作為大問題,無疑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一篇大文章。
做大文章要花大力氣
當代中國社會發展的現實告訴我們,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情況復雜、任務艱巨、責任重大。做好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大文章,必須花大力氣。
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是黨內政治生態健康潔凈的有力保證。黨內政治生活與黨內政治生態密切相關,是黨的建設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黨內政治生態的破壞首先從黨內政治生活隨意化、平淡化、娛樂化、庸俗化開始,以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凈化黨內政治生態,才能更好凝心聚魂、強身健體。
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是解決黨內自身問題的重要途徑。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建設既存在一些長期積壓的問題,又疊加上許多新的問題。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既要有壓力,更要有動力,有動力才能排除阻力。黨內的事情只能通過自己的努力來解決,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必須緊緊圍繞堅持黨的政治路線、思想路線、組織路線、群眾路線,堅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嚴格黨的組織生活等重點內容,集中解決好突出問題。
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基礎工作。黨要管黨,首先要從黨內政治生活管起;從嚴治黨,首先要從黨內政治生活嚴起。管黨治黨從嚴,必須按照“貴在經常、重在認真、要在細節”的要求來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民主集中制、嚴明黨的紀律等基本規范來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從而在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戰略舉措過程中鍛造黨的“金剛不壞之身”。
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是提高黨實現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內在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有什么樣的黨內政治生活,就有什么樣的黨員、干部作風。一個班子強不強、有沒有戰斗力,同有沒有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密切相關;一個領導干部強不強、威信高不高,也同是否經過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鍛煉密切相關?!睂Υ?,我們每一個黨員、干部都必須嚴肅對待,以身作則。
(作者:齊衛平 華東師范大學教授,本文系上海市社會科學創新研究基地“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項目研究成果)
最近省委強調,“十三五”時期,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歷史任務,就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完成這一重大歷史任務,關鍵是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調研指導河南工作時重要講話精神,認真宣傳闡釋省委重大決策部署,唱響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引領億萬河南人民投身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讓中原更加出彩的偉大事業。為此,從即日起,本網開設“決勝全面小康讓中原更加出彩”專欄,陸續刊發專家學者的系列理論文章,以饗讀者。【詳情】
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創新投融資機制,加快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確保投入力度不斷增強、總量持續增加”。這為以金融改革創新助力鄉村振興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帶來了更多機遇。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