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中國亞馬遜”之稱的當當即將易主的消息傳來:海航控股的天海投資披露重組進展,其標的資產為北京當當科文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及北京當當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相關股權。昔日的電商第一股當當,與同年創辦的阿里、昔日“小弟”京東的發展相比,已然難以相提并論。
3月11日零時剛過,當當網聯合創始人、CEO李國慶在朋友圈和微博感慨“天地孤影任我行,世事蒼茫成云煙!”并附上其在當當上市時的合影,以及其在當當網不同時期的其他幾張照片,這被外界解讀為其對海航系并購當當網的公開回應。
回顧當當的發展歷史,可謂輝煌無限。1999年11月,圖書出版行業出身的俞渝和李國慶夫婦創立了當當網,當當網迅速發展為網上消費電商的第一。2010年,當當頭頂“中國亞馬遜”概念赴美上市,上市當日市盈率超過100倍,創下當時在美上市公司市盈率最高水平。
不可否認,當當的營收構成較為單一,圖書作為當當的基礎業務,多年來的增長一直非常穩健。然而當線上圖書市場增長遭遇天花板,圖書已經很難為當當提供巨頭生長應有的強勁后發動力。
此外,上市給當當帶來的影響也并非全是積極的?!皬默F在來看,當初上市是一個失誤。”有媒體報道,在當當網宣布私有化進程正式完結后,李國慶曾表態稱,上市之后會有各種對盈利的要求,經不起虧損,于是就捆住了手腳,而在高速爆發的行業中必要的虧損是需要的。事實上,上市后,當當業績表現一直欠佳,曾連續4年虧損,直到2014年才宣布少量盈利。2015年第三季度,當當最后一次發布財報,營收僅為京東的1/18。2016年私有化退市時市值僅為5.37億美元,不足2010年上市時的四分之一。
除了從圖書電商向全品類電商轉型的決心不夠果斷,融資失敗、錯失與巨頭結盟機會,也被不少業界人士視為當當發展之路上的戰略失誤。2014年,當當網被騰訊看上,李國慶等人在騰訊要求的占股份額上未能達成一致,最終談判做罷,騰訊轉投了京東。獲得了騰訊投資與巨大流量注入后,京東的崛起速度愈發迅猛。此后,當當則在向綜合型電商、時尚電商的屢次轉型探索后,重新回歸文化電商,難以再進入綜合電商第一梯隊之爭。(記者 孫奇茹 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