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這一套救生系統,不須耗能、不用維護、無噪音、無污染,使用壽命與建筑物同步。經反復試驗、改進,目前已經獲得了國家專利。
3月3日,在鄭州滎陽市廣武鎮的一個農場內,一棟4層樓的建筑外濃煙滾滾,外面停著一輛消防車,圍觀市民在現場淡定拍照。
原來,這是在進行樓房火災救生系統的現場演示。
據了解,樓房火災救生系統是市民趙景燦發明的。當天上午,他邀請了數十人,有的當志愿者,有的去看監控做服務,見證他的發明在樓房失火中受困人員能否安然無恙。
之所以發明這一救生系統,緣于趙景燦長期以來對高樓火災事故的關注。
他注意到,一旦高樓發生火災,多數傷亡是因缺氧窒息身亡,或是吸入了大量有毒氣體導致的。
他的發明就是一旦遭遇火災,室內的人迅速跑到衛生間,衛生間房門用阻燃材料做成,成密封狀態。
但密封狀態內,氧氣是有限的。為確保氧氣供應,他在墻體上安裝了兩根管道一根是供氣管,供應新鮮空氣,另一根是排氣管,排除污濁氣體,保證氧氣量,為救援爭取時間。
當天11點10分左右,幾名工人將事先放在樓下和2樓的可燃物點燃,里邊有柴火、建筑垃圾、包裝盒、編織袋、布條等,很快外面煙霧彌漫。
從監控畫面顯示,火災發生后,幾名志愿者呆的1層、3層和四層的“衛生間”里沒有任何異樣,大家都在打牌、玩手機和聊天。
幾個小時后,志愿者們安全走出“衛生間”,臉上的笑容證明了這次實驗非常成功。
這一樓房火災救生系統從構思到付諸實際、發明成型,前后用了6年多時間。
趙景燦一朋友說,這幾年老趙花光了自己的工資和積蓄,有時為找拆遷樓這種試驗點,他跑了好些地方,步履維艱。
這一套救生系統,不須耗能、不用維護、無噪音、無污染,使用壽命與建筑物同步。經反復試驗、改進,目前已經獲得了國家專利。
“這是廣大老百姓都可以用得起的技術,火災發生時跑進衛生間,具有‘時間最短、距離最近、逃生最快’等優勢,能適用于是新舊住宅、辦公樓、酒店、醫院等高層建筑?!壁w景燦如是說。
雖然家中積蓄已經花光殆盡、外債累累,但趙景燦看到這些證書,便看到了”希望“。他說,這套系統經得起考驗,安裝成本并不高,關鍵時刻能保住無數人的性命,希望能夠真正推廣起來。
“世界第一樓,火災不用愁”,實驗成功后,村民和志愿者打出了這樣的寄語。而這,也是這個老人心中最想實現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