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8月25日,滬指低開至3100點,近800股跌停。但是釀酒板塊則大漲,貴州茅臺漲超7%,古井貢酒漲超6%,老白干酒、瀘州老窖、今世緣、洋河股份等品牌亦紛紛上漲。
8月25日,滬指低開至3100點,近800股跌停。但是釀酒板塊則大漲,貴州茅臺漲超7%,古井貢酒漲超6%,老白干酒、瀘州老窖、今世緣、洋河股份等品牌亦紛紛上漲。
此前一天,在貴州茅臺工作了50多年、現任董事的季克良宣布退休,辭去茅臺股份公司以及茅臺集團董事職位,同時貴州省經信委原主任李保芳接替劉自力擔任茅臺集團總經理一職,同時兼任集團黨委書記。
而酒業另一家巨頭五糧液則在8月13日發布公告稱,擬籌劃以非公開發行方式實施員工持股方案,這也意味著該公司已持續半年有余的國企改革預期終于要“靴子”落地。
茅臺和五糧液,作為白酒行業的標桿企業,此時高層變更、進行股權刺激、將混改提速,種種跡象顯示,白酒企業改革升級的步伐不斷加快。
茅臺、汾酒、洋河等掌舵元老們迎來退休潮
“酒企大范圍高管轉換是這些老的酒企要加快混改的重要信號,很多酒企的高管們越來越接近離退休實際年齡,這種震動從行業觀察是良性,不但對國營酒企有指導意義,更會拉開整個中國國營酒企混改力度。”中國品牌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表示。
目前,國內多家白酒企業的多名領導,都已經到了退休年齡,例如山西汾酒原董事長李秋喜、洋河股份原董事長張雨柏、瀘州老窖原總經理張良以及原董事長謝明、目前在任的五糧液董事長劉中國、五糧液集團董事長唐橋。
“這些行業大佬都是經歷了白酒黃金十年的企業靈魂人物,但是他們的年紀已經都到了離任時刻,開始進入頻密的交接班時期。而且很多企業從去年開始已經著手布局,例如洋河股份董事長張雨柏、總裁王守兵紛紛辭去上市公司職務,僅保留集團領導職務,很多酒企都擴充了高管團隊,希望平穩過渡。”朱丹蓬表示。
營銷專家晉育鋒表示,白酒行業出現掌舵人退休潮,有三大因素,一是年齡因素到期卸任;二是基于公司未來轉型變革的需求,需要由新人來承擔變革重任;三是不同的地方政府對上市公司主導發展的不同考慮,從而對公司人事進行調整。
據了解,此輪白酒國企領導人退休潮將會持續到2017年底。
五糧液改革有吸引力:員工持股、經銷商定增
“2015年是五糧液的改革之年,五糧液已經成立了改革領導小組,正在做總體設計,接下來將大力推進國企改革,包括薪酬制度改革、管理層持股、員工持股等,五糧液的改革是值得期待的!”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五糧液集團董事長唐橋表示。
五糧液啟動“混改”在市場預料之內。2014年12月11日,五糧液發布公告稱,擬與包括長江資本在內的3家投資公司共同出資1億元設立宜賓五糧液創藝酒產業有限公司,五糧液出資4500萬元,持股45%。
根據萬德數據,截止到2015年4月,五糧液總股本約37.96億股,股東人數27.76萬戶。一季報顯示宜賓國資持股13.67億股左右,占流通股比例36%;五糧液集團持股7.62億股左右,占流通股比例20.07%;而第三大股東人壽分紅僅持股2480.54萬股,占流通股比例0.65%。
因此,從五糧液的股權結構來看,宜賓市國有資產管理公司持有36%的股份,五糧液集團持有20.07%的股份,五糧液集團是省國資委管轄,股份公司則由宜賓市國資管理,資產由宜賓市管,存在人頭和資產管理脫節的嚴重現象。
興業證券曾發布調研資料顯示,五糧液存在一股獨大、政府成分重、市場化程度相對較低等體制、機制不靈活的問題,希望通過混改引入戰略投資者增強企業活力。
對此,五糧液方面亦不否認,五糧液一位高層表示:“股份公司存在一些迫切的需求,需要通過混改來解決。”
在8月13日中午,五糧液便公告明確擬籌劃員工持股計劃,但因此事項尚存在不確定性,公司股票將繼續停牌,待披露相關公告后復牌。
記者從五糧液內部人士處獲悉,五糧液內部還同時發出通知,稱公司擬非公開發行員工認購股票,員工認購12萬起,中層干部認購25萬起(認購價格23.34元/股,現公司股票價格25.73元),要求員工認購股票后需持股鎖定期限3年。
最令人關注的是,除了五糧液推出員工持股計劃外,五糧液本次定增將包括高管、經銷商以及基金。五糧液內部人士者透露,給經銷商的數量約是5000萬股。
無獨有偶,除了五糧液外,2014年12月,作為首單落地的白酒國企改革方案,老白干酒不僅推出定增預案,擬向鵬華基金等5名對象非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3500萬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8.25億元,同時還推出針對830名員工的持股計劃,成為首家推行員工持股計劃的白酒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