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渠
【紅旗渠簡介】:位于河南省林州市,林州市處于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處,歷史上嚴重干旱缺水。為了改變因缺水造成的窮困,林縣人民從1960年2月開始修建紅旗渠(原稱“引漳入林”工程),竣工于1969年7月。 在嚴重自然災害時期,修渠民工每人每天只有0.5公斤原糧,1.5公斤蔬菜,在艱難的施工條件下,奮戰于太行山的懸崖絕壁上,逢山鑿洞、遇溝架橋,削平了1250個山頭,架設了151個渡槽,鑿通211個隧洞,出現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總干渠長70.6公里,干渠、分干渠、支渠、斗渠共1500多公里,人們形容該工程是“劈開太行山”,建成了“人工天河”紅旗渠,紅旗渠是林縣人民的驕傲。現在紅旗渠已成為人們參觀游覽的地方,人們到這里來,不僅是要看那條渠。紅旗渠代表的是一種時代的精神,那個年代的許多事情人們可能都忘記了,但是看到了紅旗渠就會使人們重新回想起那個時代,回憶起那個時代自立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鼓舞人們的斗志。
太行大峽谷
【太行大峽谷景區簡介】: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游區、河南省十佳風景名勝區、全國農村商業戰線上的一面旗——石板巖供銷社“扁擔精神”的發祥地,是太行山的兒子—谷文昌同志的故鄉,是中國文聯書畫中心的創作培訓基地。因為他坐落于林州,所以也叫林州大峽谷、林州太行大峽谷。大峽谷內風光旖旎,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資源十分豐富。斷崖高起,群峰崢嶸,陽剛勁露臺壁交錯,蒼溪水湍,流瀑四掛,峰、巒、臺、壁、峽、瀑、嶂、泉姿態萬千,是“北雄風光”的典型代表,號稱“百里畫廊”。這里有綠浪滔天的林海,刀削斧劈的懸崖,千姿百態的山石,如練似銀的瀑布,碧波蕩漾的深潭,雄奇壯麗的廟宇,引人入勝的溶洞,心馳神往的傳說。景點有實有虛,有明有暗,有光有色,有奇有險,鬼斧神工,使景區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珠聯璧合,相映生輝。
【天平山簡介】天平山,因其“峰勢峻極,上平于天”而得名,素有“北雄風光最勝處”之美譽。宋代三朝宰相韓琦曾贊曰“林慮天平山者,天下絕勝之境也,雄偉秀拔,雖江南諸山素有名者,皆所不及”。
天平山有六大峰、五小峰,諸峰回環連接成整體連通之巨嶂,高昂險峻,直刺蒼穹。宋朝殿中侍御史柳開嘆曰“雖善工亦不可圖畫”。區內清溪蜿蜒,水聲潺潺。三步一瀑,五步一潭,青山、密林、繁花交相輝映,妙趣天成。
【殷墟簡介】殷墟宮殿區馳名中外,為世界文明古國中最著名的“古典城邦”之一。50余座建筑遺址分“宮殿、宗廟、祭壇(甲、乙、丙)”三組,宏偉壯觀。另外還發現鑄銅遺址等。宮殿區出土大量的甲骨文、青銅器、玉器、寶石器等珍貴文物。殷墟文物有的是華夏之最,有的是世界之冠,蘊藏著殷代先民們的創造、智慧和卓越的技能。考古專家評價,殷墟“發掘著一個典型的奴隸社會”。具有“都市、文字和青銅器三個要素”。“是一個燦爛的中國文明”。著名歷史學家郭沫若先生賦詩云:“洹水安陽名不虛,三千年前是帝都。”“中原文化殷創始,”“觀此勝于讀古書”。
【羑里城】又稱文王廟,是《周易》發源地,位于湯陰縣城北八華里羑、湯兩河之間的空曠原野上,相傳這里是商紂王囚禁羑西伯姬昌之地,也就是"文王拘而演周易"的地方。是已知的我國最早的國家監獄所在地之一。遺址南北長106米,東西寬103米,總面積10918平方米,現存主要有文王廟、演易坊、演易臺等建筑1996年,羑里城遺址被列入全國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岳飛廟】,原為"精忠廟",又稱"宋岳忠武王廟",始建于明景泰元年(1450年),總面積6000余平方米,九進院落,殿廡建筑百余間,彩色塑像30余尊,歷代名人碑碣300余通。其建筑總體布局嚴謹,氣勢雄偉。岳飛廟,岳廟正殿,巍峨莊嚴。殿內岳飛塑像,英武魁偉。整個廟院碑碣林立,其中既有岳飛所作千古絕唱《滿江紅》詞、《還我河山》、《寶刀歌》和手書前、后《出師表》等,也有歷代名家名人為贊頌岳飛所作書畫石刻。岳飛廟2001年6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南林州 春秋 旅行社 許可證號:L-HEN05015 熱線電話: 0372-6818518 6850555 13937225511 15039956566 傳真:0372-6818518 /6811669 工作QQ:183569963 1019135201 85123983 質量監督:13937225511 山水安陽精選地接 公司地址:河南省林州市龍安中路金牛賓館南鄰 [456550] 細心操作每個團隊 真誠對待每位客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