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8羚銳·中國新縣相親&公益半程馬拉松在信陽新縣開跑,來自19個國家和地區的5000余名運動員與健身運動愛好者如約而來
映象網訊(記者 魏俊浩)5月19日,2018羚銳·中國新縣相親&公益半程馬拉松在信陽新縣開跑,來自19個國家和地區的5000余名運動員與健身運動愛好者如約而來,在奔跑中擁抱青山綠水,感受山水紅城、健康新縣的獨特魅力。最終,來自肯尼亞的Eyanae Paul以1小時11分01秒的成績奪得男子半程馬拉松的冠軍,女子半程冠軍則被埃塞俄比亞選手Gebeyehu Adbaru以1小時27分02秒的成績奪得。
作為中國旅游日河南省分會場“旅游+體育”的重點配套項目,此次賽事以“全域旅游 美好生活 全民健身 健康中國”為主題,由河南省旅游局、信陽市人民政府、中國民族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聯合主辦,信陽市體育局、信陽市旅游局、中共新縣縣委、新縣人民政府承辦,河南羚銳集團有限公司冠名贊助,中青旅遨游網作為賽事總運營具體實施。河南省旅游局副局長李延慶,中國民族證券黨委書記岳文海、董事長徐子兵,中青旅控股監事、副總裁鄭蓬時,河南羚銳制藥董事長熊維政,新縣縣委書記呂旅,新縣人民政府縣長夏明夫等嘉賓為賽事鳴槍,奧運冠軍王麗萍代表運動員宣誓并領跑。
上午9時,男、女21公里半程馬拉松,男、女13.14公里(一生一世相約組),男、女5.20公里(520 我愛你 為愛表白組)三個組別5000名參賽者,在賽事大使、奧運冠軍王麗萍的帶領下依次躍出起跑線。他們從新縣政府廣場出發,沿著花團錦簇的潢河路直趨清茶園,一路領略香山湖景區的迤邐風光,品味韓山古村落的古色古香,最終抵達大別山露營公園。
與此同時,在大別山露營公園,旅游+扶貧系列活動同步開展。中國民族證券新縣新希望公益基金助學捐贈儀式;旅游扶貧商品展銷(旅游扶貧企業向獲獎選手贈送旅游扶貧商品、獲獎選手參與旅游扶貧商品義賣、奧運冠軍王麗萍簽售旅游商品);全域旅游助推脫貧攻堅圖片展;民俗文體節目、相親牽手活動、篝火晚會、燈光秀等各項活動的接連舉辦,讓競賽選手們在比賽的同時也體會到新縣脫貧攻堅帶來的變化,新縣“旅游+體育+扶貧”又邁出新的一步。
作為賽事舉辦地,新縣在舉辦重大體育賽事、開展全民健身方面有了得天獨厚的生態與文化優勢。
這里沉淀了一城紅色經典。作為全國著名、河南唯一的將軍縣,新縣是著名的黃麻起義策源地、鄂豫皖蘇區首府所在地、堅持大別山紅旗不倒的中心地、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的落腳地,先后誕生并走出了紅四方面軍、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八軍等多支主力紅軍,為革命獻出了5萬5千名優秀兒女的寶貴生命,走出了許世友、李德生、鄭維山等98位開國將軍和省部級領導干部,擁有365處革命遺跡,處處可以感受到靈魂之美、信念之美。這里誕生過中國革命史上的眾多第一: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架飛機“列寧號”從這里起飛參加對敵作戰,中國工農紅軍第一個航空局鄂豫皖邊區軍委航空局在這里建立,中國工農紅軍第一屆體育運動會在這里召開,因此新縣還有著紅軍搖籃、將軍故鄉之美稱。
這里孕育了百里綠色畫廊,被譽為“江南北國、北國江南”;這里掩映著千年古色鄉村,擁有中國景觀村落12處,中國傳統古村落9處,河南省傳統村落23處。
新縣境內的大別山?國家登山健身步道則為賽事舉辦奠定了基礎,全長500公里的大別山?國家登山健身步道是河南省第一條國家登山健身步道,也是全國首條地跨江淮分界線的智慧型國家登山健身步道。此次參賽項目中的21公里組、13.14公里組、5.20公里組參賽選手均在大別山露營公園結束賽程。
據介紹,為推進了體育、文化與旅游產業深度融合,近年來,新縣堅持紅色引領、綠色發展,建設山水紅城、健康新縣,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發揮紅色歷史、綠色生態、古色鄉村等資源優勢,開展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推動一城紅色經典傳承創新,新縣成為國家12大紅色旅游區之一,大別山紅色教育旅游品牌價值達38億元;推動百里綠色畫廊永續共享,被評為中國最佳森林康養目的地、中國體育旅游目的地,被命名為國家生態縣;推動千年古色鄉村振興發展,叫響了“九鎮十八灣”鄉村旅游品牌,被評為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
早在2016年,新縣就舉辦的全國登山健身大會,吸引了近6000余名全國各地的健身愛好者踴躍參與,2017年國家登山健身步道聯賽又為老區的旅游產業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全國百公里戶外運動挑戰賽、亞洲越野大師賽(新縣站)等系列全國性、區域性體育賽事,更是把“山水紅城 健康新縣”品牌推向世界。
大別山(新縣)鄉村旅游文化節、“紀念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70周年”河南省文藝志愿服務送歡樂下基層走進新縣慰問演出、“喜迎十九大 同筑小康夢”首屆大別山(新縣)民間文化藝術節、中央電視臺《鄉約》節目錄制等大型活動不斷上演,新縣實現了文化的融合與創新。
新縣先后投資3000多萬元,對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進行擴建提升,成功創建國家一級博物館。2017年10月16日,具有新縣地標性的建筑新縣圖書館正式開館,填補了新縣文化建設的一個空白。依托新縣民俗文化特色,打造千斤鄉農耕文化館、西河糧油博物館、奇龍嶺非遺保護基地、丁李灣古村落生態博物館、大楊灣村史館等一批非遺保護傳習場館,讓悠久的新縣地域文化重新煥發生機。
“軟件、硬件”雙重提升,老區新縣旅游產業鏈條不斷延伸。民宿經濟、露營經濟、休閑觀光經濟等旅游業態得到井噴式發展,輻射帶動5萬余名群眾穩定增收,為新縣整體脫貧與鄉村振興注入了新活力。2017年,新縣全年接待游客468.9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3.3億元,22個村11147名貧困群眾通過發展鄉村旅游及相關產業穩定脫貧。
全球十大最受歡迎拍照景點給你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