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市重點實施山水林田湖綜合整治、農村森林生態環境提升、水生態環境保護、濕地生態環境保護、農田生態修復、村容村貌改造提升、田園綜合體建設、農業主題公園(游園)建設、特色村鎮建設等工程。
今年,鄭州市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提高9%左右,公共衛生廁所普及率達75%左右,開展村級公共服務試點200個,實現除政策托底外的存量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鄭州市政府近日公布《鄭州市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戰略2018年實施方案》,今年將實施一批重大工程、重大項目,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鄉村振興
2018目標任務
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提高9%左右
村莊生活垃圾處理率達80%左右
農村生活污水集中處理覆蓋率達65%以上
公共衛生廁所普及率達75%左右
完成220個行政村電網改造升級任務
農村清潔取暖率完成年度任務
組織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3.5萬人
完成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萬人
開展村級公共服務試點200個
實現除政策托底外的存量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建成1萬畝高標準“菜籃子”生產示范基地
按照《方案》,今年,我市將著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引領工程,對全域鄉村的空間形態、產業布局、生態保護、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進行全面系統的頂層設計,與新型城鎮化建設協調統一,確保無縫銜接,有序推進。
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優化生產結構、產品結構和區域結構,重點推進環主城區2400平方公里農業種養結構調整。繼續實施高標準農田、可追溯“菜籃子”、都市生態農業示范園和健康養殖改造提升等工程建設。2018年,建成高標準農田3.2萬畝、高標準“菜籃子”生產示范基地1萬畝、都市生態農業示范園9.5萬畝、環城生態農業15萬畝、花卉苗木1萬畝。
同時,鼓勵龍頭帶動發展多種經營,休閑農業營業收入達到38億元。強品牌走質量興農之路,爭創國家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6個,認定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星級示范企業(園區)10家、“三品一標”農產品30個。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升動力,培育一批產值超50億、100億的農業產業化集群,實現農產品產地加工、倉儲、冷鏈物流、電商營銷全產業鏈融合發展,全市農產品加工總產值達2150億元、農產品市場交易總額達2200億元。
探索推進城鄉公交一體化,實現同城同價
我市還將探索(試點)推進鄭州—滎陽—上街、鄭州—中牟、鄭州—新鄭、鄭州—新密、鄭州—鞏義等縣(市)、區城鄉公交一體化,實現同城同價;探索規劃一批萬人以上安置社區和行政村的公共停車設施建設;完成新(改)建農村公路130公里以上;鞏固提升農村安全飲水人口40萬人。打造以中心村為核心的30分鐘公共服務圈。2018年,在各縣(市)選取200個行政村開展村級公共服務試點。
規劃建設20個萬畝以上的城市郊野公園
我市重點實施山水林田湖綜合整治、農村森林生態環境提升、水生態環境保護、濕地生態環境保護、農田生態修復、村容村貌改造提升、田園綜合體建設、農業主題公園(游園)建設、特色村鎮建設等工程。2018年,完成新造林8.67萬畝,撫育和改造6.5萬畝,新建和提升生態廊道建設244.4公里,連通生態廊道432公里,完成遺址生態文化公園9處,規劃建設20個萬畝以上的城市郊野公園。
實施農業濕地建設項目1萬畝,實施364個規劃保留村生活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建設和廁所改造,完成全市已批復的27個美麗鄉村試點村項目年度建設任務。
與此同時,實施田園綜合體建設工程。在6縣(市)選擇集中連片的2~5個規劃保留村,規劃面積4~10平方公里。2018年各縣(市)啟動建設2個、全市啟動建設10個田園綜合體,完成全市已批復的27個美麗鄉村試點村項目年度建設任務。
我市還將實施特色優勢農產品出口提升行動,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糧商和農業企業集團,提升我市農業在全球農業價值鏈中的地位,帶動農業產業的發展。(記者董艷竹)
全球十大最受歡迎拍照景點給你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