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平時最聽不得珍貴文物遭遇人為破壞的事情。前段時間,得知IS組織炸毀敘利亞千年神廟,雖發生在萬里之外,仍悶悶不樂好些天。當看到澎湃新聞報道,南京明故宮遺址遭遇大規模商業開發,心里更別提有多郁悶了。
平時最聽不得珍貴文物遭遇人為破壞的事情。前段時間,得知IS組織炸毀敘利亞千年神廟,雖發生在萬里之外,仍悶悶不樂好些天。當看到澎湃新聞報道,南京明故宮遺址遭遇大規模商業開發,心里更別提有多郁悶了。
從報道看,至少在9年前,南京市文物部門就在相關地塊內發現明皇宮西墻的墻基。如今,在明故宮遺址已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南京市地下文物重點保護區的情況下,于皇宮遺址西南角40萬平方米的地塊上,一個總投資額達200億元的商業地產項目——中航科技城卻正在開工建設。
有人可能會說,明南京城那么大,難道全都應該圈起來保護不成?不是這么理解。據介紹,明朝南京有四層城墻,分為外廓城、都城、皇城、宮城。宮城就是明朝遷都北京前皇帝住的地方,乃包括皇城和宮城在內的明故宮遺址的核心區域。如果連宮城都進行大規模商業開發,談何文物保護,文化的尊嚴又何存?
9年前考古部門便已發現皇城城垣遺跡,當地仍動工興建了金城科技大廈,這已是難以挽回的錯誤。如今又進行大規模商業開發,更是一錯再錯。如果說當時犯錯是因為考古挖掘不全面、文物保護意識落后,今天的行為則已涉嫌違反國家文物法規和當地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南京明皇城遭遇最大一次災難是太平天國對其進行過毀滅性破壞,致使地面建筑幾乎蕩然無存。如果宮城遺址被高樓大廈覆蓋,則意味著明皇宮被連根拔起、徹底毀滅。
讓我困惑的是,這些道理難道當地相關部門和開發商真的不懂嗎?我看不是。據悉,當地考古部門對該地塊進行過至少4次考古勘探,相關考古報告至今仍秘而不宣,這是為何?而開發商打出的廣告是“龍脈豪宅”,“皇家地脈”,就此能說開發商對遺址的特殊價值一無所知嗎?揣著明白裝糊涂罷了!
難道說,在文物遺址上進行商業開發,才符合利益最大化原則嗎?也不是。豈不聞,近年來受旅游熱刺激,各地政府終于明白文物的巨大價值。連山溝溝里的古民居都成了旅游熱點,何況那些有歷史、有故事的遺跡,更形同地方旅游經濟的聚寶盆、印鈔機。于是乎,一些已被推倒的古建筑,被原樣復建了,還有一些具有歷史文物價值的斷壁殘垣,也被“修舊如舊”了。可見,若在明皇宮遺址上建立遺址公園,光是門票收入也不會少到哪里去。放著兩全其美的規劃不用,偏要搞這種破壞性開發,這究竟符合誰的利益最大化?
說到底,在明皇宮遺址上大規模商業開發,不僅涉嫌違反法規,而且是暴殄天物。正如著名文物專家謝辰生所說:“我們等了幾十年才等到一個保護皇宮遺址的機會,可現在,它的遺址卻面臨著消失殆盡的危險,實在令人痛心!”當地可不能一錯再錯,從此背負破壞文物的惡名。
全球十大最受歡迎拍照景點給你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