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經過周密準備,“東方之星”號客船于10日13時許順利移泊至距離事發水域約10公里的安全水域,由有關部門妥善看護。同時,事件的調查工作已經全面深入展開。
6月10日,“東方之星”號客船被緩緩拖離事發水域。
經過周密準備,“東方之星”號客船于10日13時許順利移泊至距離事發水域約10公里的安全水域,由有關部門妥善看護。同時,事件的調查工作已經全面深入展開。
客船移泊安全水域
10日10時許,由一艘浮吊船、兩艘拖輪與“東方之星”客船組成的編隊緩緩前行。移泊編隊前后方及兩側有多艘長江海事和長航公安的船艇引領、護航。
經過約3個小時的運行,移泊編隊駛抵預定系泊水域。工程船迅速用兩根鋼纜將“東方之星”輪系靠到預先拋好的錨上,浮吊船繼續吊住難船船體后部,移泊作業順利完成。
由于當前長江正處主汛期,水流快,流量大,進入夏季后惡劣天氣多發,該輪所處位置水深15米,加之船體受損,難以抵御大風大浪。同時,該輪位于主航道邊緣,對航道造成影響,不利于通航安全。經船檢專家現場勘驗,該輪損壞嚴重,特別是船體左傾嚴重,船艙多處漏水,自身存在安全不確定因素。
為保證移泊安全,9日全天,現場指揮部組織有關人員對漏水處進行了防滲補漏作業,堵塞了漏水點。9日夜間,又組織現場救援力量和武警部隊官兵,針對減載后船體重量的變化,運送約10噸沙袋至船體右側進行配重平衡。到達系泊水域后,將由有關部門看護。
調查全面深入展開
“東方之星”號客輪翻沉后,6月2日晚,就成立了國務院“東方之星”號客輪翻沉事件調查組。由于客輪翻沉涉及因素很多,原因極其復雜,必須通過科學的鑒定論證,必要的模擬實驗,才能最終確定。為此,國務院調查組將進一步充實加強力量,完善細化調查方案,扎實做好證據搜集固定、船舶圖紙審核、穩性試驗和受損痕跡檢驗等后續重點工作,不放過每一個細節、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疑點,每一項調查結果都要有可靠的數據、證據支撐,確保調查工作的真實性、科學性、權威性,確保調查結論經得起科學和歷史檢驗。
連日來,國務院調查組展開各項調查工作。深入開展談話詢問,已形成談話筆錄200多份共50余萬字。科學進行氣象勘查分析。先后6次組織北京大學、南京大學、災害天氣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和中國氣象局專家進行專題研討,科學研判事發時天氣狀況。同時認真細致查閱船舶資料,及時登船進行現場勘查取證。通過短短數天緊張有序、嚴肅認真的調查,國務院調查組掌握了許多第一手資料,為最終查明事件原因和性質奠定了基礎。
全球十大最受歡迎拍照景點給你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