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不久前,一段云南導游辱罵游客的視頻再次引起了消費者對于“超低價”旅游產品安全性的關注。在這些超低團費甚至零負團費的旅游產品中,導游冒著賠錢的風險貼錢帶團,游客也要冒著強制購物的風險出游。
不久前,一段云南導游辱罵游客的視頻再次引起了消費者對于“超低價”旅游產品安全性的關注。在這些超低團費甚至零負團費的旅游產品中,導游冒著賠錢的風險貼錢帶團,游客也要冒著強制購物的風險出游。
競爭導致導游貼錢帶團
就在云南導游辱罵游客的視頻曝光后,相關管理部門核查屬實后對該導游作出吊銷導游證的處罰。與此同時,部分熱門景區的導游要貼錢帶團的市場問題也開始浮出水面。天津一家旅行社負責人馬女士告訴記者,正規的旅游產品報價中都包含“導服費”(導游提供講解等服務的費用)。以天津的地接導游為例,承接市區內的“導服費”一般在100元/天左右,而外環以外范圍的產品“導服費”則在150/天左右,這些費用也會明確標注在游客的行程單上。而在云南等客流量比較大、競爭比較激烈的旅游目的地,一些1元低價團甚至零負團費的團隊,其實大都是導游貼錢來承擔交通、住宿的費用,再靠帶團隊購物來賺取所謂的“提成”,一旦團隊購物金額過低,導游就會賠錢,整個行程更像是一場“賭博”。
游客應該抵制低價誘惑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雖然很多人都表示對于低價團肯定包含購物等附加條件心知肚明,但一些消費者仍無法抵制“超低價”帶來的誘惑。據天津市旅游質監所相關負責人王鵬介紹,此前本市也曾有商戶推出過“138元的華東五日游”的超低價產品,產品上市一天就被叫停,但僅僅這一天就接到了近2000名消費者報名,不難看出消費者對于低價游的風險意識仍有待加強。
在超低價格的旅游產品中,游客最容易吃虧的環節就是購物,商家補貼的團費成本都要從游客購物的利潤中賺取。因此,游客買到的產品價格往往會比市場正常水平高出很多,但除了價格有明確標準或規定的商品以外,最常見的珠寶、玉石等商品由于并沒有可參照的價格標準,即使游客發現買貴了,也很難維權。王鵬建議消費者在選擇旅行社和旅行產品時,不要過分地追求低價,可以根據其他同類產品以及相關酒店、機票的市場價來估算產品的市場成本,如果產品報價遠遠低于市場價甚至成本價,又不是旅行社甩單等特殊產品,就要提高警惕,避免貪小便宜吃大虧。
全球十大最受歡迎拍照景點給你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