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據中國之聲《央廣夜新聞》報道,近日,一段云南導游辱罵游客的視頻引發空前關注,旅游業再次被推到風口浪尖,對此,國家旅游局發聲“依法依規嚴肅處理”。安徽滁州光大旅行社經理許廣敏告訴記者,旅行社的導游基本上都是簽訂合同的全職導游,這樣導游流動性不會太大,方便管理。
據中國之聲《央廣夜新聞》報道,近日,一段云南導游辱罵游客的視頻引發空前關注,旅游業再次被推到風口浪尖,對此,國家旅游局發聲“依法依規嚴肅處理”。作為旅游發展的流動名片,導游為何會頻頻變身強迫購物,侮辱游客的“惡導購”?記者對導游的生存現狀進行了調查。
沒有固定工資 沒有五險一金
福建的導游小陳從事導游工作已經三年多了,她告訴記者,大部分的導游是沒有基本工資的,只有約半數有帶團補貼,絕大部分導游要“仰仗客人消費”。對此,小陳給我們算了這樣一筆賬:一般導游帶一個團一天能有250的補貼,一個月帶25天的話,就有將近7000多的工資。“7000多”數字看上去“很美麗”,但是現實是導游帶一個團每天要早出晚歸,一天只能睡兩三個小時,這樣的“辛苦錢”實在賺不來。另外,大多數旅行社并不給導游買五險一金,給導游交個醫保社保已經算很好的了。
新旅游法出臺 購物“傭金”下降
在采訪中許多導游告訴記者,新旅游法實施之后,他們從購物團當中獲取的傭金也就是大家口中的“回扣”總體來說是呈下降趨勢。安徽導游小黃告訴記者:“現在不購物的旅游團占百分之七八十,購物的團只有百分之十了。”關于傭金的比例,小黃告訴記者,傭金的比例去全國差不多,都是10%左右。但是由于各地的物價、產品不同,導游最后拿到的傭金全國各地差異也很大。小黃說,他們這個行業是吃青春飯的,而且一年還分旅游旺季和淡季:“固定收入假如是旺季的時候能保證,假如是淡季的時候,就沒辦法了,因為沒有旅游團。”
福州市已經從事導游行業十年的董小姐告訴記者,她大學畢業剛工作時那會是導游的黃金時期,是個高薪職業。過去購物是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但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出臺之后,這一塊的收入幾乎全被砍掉,而基本工資、薪酬底線幾乎沒有進行相應調整。
全球十大最受歡迎拍照景點給你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