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昨日下午,四位在西雙版納旅游的鄭州老人向本報96211新聞熱線求助,稱他們因不愿意參加新增的自費項目,被導游趕下了車。
昨日下午,四位在西雙版納旅游的鄭州老人向本報96211新聞熱線求助,稱他們因不愿意參加新增的自費項目,被導游趕下了車。
記者立即與有關部門聯系,當地旅游執法人員立即趕到現場處理,四位老人得到妥善安置。
四位老人在西雙版納被趕下車
這四位老人是鄭州人,都已年過七旬,其中包括空軍英烈李劍英的父親李德福。
本月21日,四位老人一起前往昆明,去看望李德福在當地部隊服役的孫子。隨后,四位老人參加了“昆明中國康輝國際旅行社”的西雙版納三日游。昨天,他們先后游覽了當地的野象谷和森林公園。下午4時許,當天的旅程結束后,導游直接將他們帶到當地的湄公河景區,提出新增一個旅游項目,每人收取200元。四位老人因為疲憊不愿參加,結果“導游很生氣”,將他們趕下車。因為老人在當地舉目無親,于是第一時間向家鄉的媒體求助。
當地旅游部門稱是“溝通誤會”
記者立即和西雙版納州旅游局取得聯系。當地旅游執法人員立即趕赴現場協調處理。
下午5時許,西雙版納州旅游局執法人員李先生反饋稱,導游提出增加自費項目后,四位老人不愿參加,導游本意是讓老人下車后在停車場等,隨后與游玩結束后的其他乘客一起返程,“可能是語言溝通上出現了誤會,并不存在甩客”,旅游大巴就在停車場,經過協調,四位老人已經上車等候。
那么,旅行社擅自增加自費項目的做法合適嗎?記者查閱發現,我國《旅游法》第三十五條規定:旅行社組織、接待旅游者,不得指定具體購物場所,不得安排另行付費旅游項目。但是,經雙方協商一致或者旅游者要求,且不影響其他旅游者行程安排的除外。
在此次事件中,導游讓四位老人在停車場等待,顯然已經影響其行程安排。對此,李先生表示會進一步調查處理。
昆明康輝稱涉事旅行社是冒名的
昨日,記者還向中國康輝旅行社集團反映了情況。隨后,昆明康輝旅行社質檢部的吳經理回復稱,經核實,四位老人報名的“昆明中國康輝國際旅行社”不是康輝旅行社的分公司,“在昆明當地,打著康輝旗號的假冒旅行社太多太多,類似的投訴已處理過很多起”。
那么,這個“假康輝”是什么來頭呢?記者致電給四位老人辦理業務的業務經理劉女士,劉女士得知記者身份后,只說了一句“不清楚”,隨即掛機。
于是,記者又撥打老人手中的昆明旅游地圖上的“康輝旅行社”的電話4000880150。令記者意外的是,接電話的還是剛才那位劉女士。在聽出記者的聲音后,劉女士說:“客人都已經沒事兒了,你就別打了”。記者追問其公司情況,對方直接掛機。
對于四位老人的遭遇,吳經理建議等老人旅行結束后向昆明警方報案,他們愿意配合查處。
(記者 丁豐林)
全球十大最受歡迎拍照景點給你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