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某在線旅游商推出“全透明”簽證代理服務,把“簽證費+服務費”的明細展現在網上,給傳統旅行社又一重擊:服務費的虛高瞞不住了!這已經不是在線旅游服務平臺帶來的第一次革新,似乎又在再次催促傳統旅行社的轉型。
對于在線旅游商一次又一次的逼宮,傳統旅行社早就開始“觸網”探尋轉型之路。有的旅行社搭建屬于自己的旅游網站,積極開發APP,其中不乏遨游網、芒果網等背靠中青旅和港中旅等傳統大社的旅游網站。但尷尬的是,這些網站狀況一般,芒果網一直處于虧損狀態,遨游網也連續八年未獲盈利。
傳統旅行社和在線旅游商基因不同,也各自有著截然不同的運營模式。互聯網企業有資本驅動的特征,傳統企業則發展到成熟階段才會選擇資本運作。一般來說,互聯網企業在拿到一輪融資后,先不會考慮盈利,而是為迅速占有市場份額而不惜重金投入。因此在線旅游商的市場滲透和規模擴張會非常快。
與在線旅游商相比,傳統旅行社的劣勢比較明顯。比如,很多旅行社雖然設有自己的信息技術中心,但大多只是網管概念,與開發系統相去甚遠;在互聯網運營上,傳統旅行社仍走著“看資源靠渠道賣產品”的老路;傳統旅行社運行線下門店時,必須承擔高昂的租金和人工成本。
在危機面前,傳統旅行社已意識到,轉型不是與在線旅游商的直面競爭,合作或許可以雙贏。前不久,海航旅游與去哪兒網達成合作,并推出城市周邊游的一站式移動自助平臺;上航假期與多個電商合作,建立混合型線上平臺,打通旅游、購物、訂餐、地圖等領域;春秋旅游推出旅游產品預售,通過包機包位包房包船等集中采購的方式,給消費者實惠體驗。
一位傳統旅行社人士曾經說:“攜程再大,也有它做不了或不愿意做的。傳統旅行社規模再小,也有自身存活的基礎資源。”這話不錯。換個視角看,門店服務成本雖高,但面對面的服務其不可替代性;當旅途發生糾紛或意外情況時,傳統旅行社依靠豐富的經驗能更為及時、妥善地處理問題。而從消費者角度而言,除了線上帶來的便捷外,最終還要回歸到線下服務。因此,旅行社轉型未必非得做 “電商”,產品與服務創新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