趵突泉公園里的竹葉已漸漸枯黃 記者陳晶攝
外地竹子開花的樣子(資料片)
近日,濟南市動物園、趵突泉景區、千佛山風景區、中山公園等部分公園景區以及市中區七賢廣場內淡竹被發現成片出現葉片發黃,并有開花現象,引起市民圍觀,而據專家分析,竹子達到一定的生命周期后開花屬于正常現象,而近段時間濟南干旱少雨也是導致竹子開花的一個主要原因。
據了解,濟南城區、公園、風景區栽植竹子總計約8萬平方米,開花竹子面積為126平方米,占竹子總量約0.16%,仍處于可控范圍。目前開花竹子品種主要為淡竹,其它品種未出現開花及花芽分化現象。
經過專家論證,淡竹開花的主要原因有主客觀兩個方面,首先淡竹是禾本科竹亞科多年生植物,都是由種子生長發育來的,從種子的成熟、發芽起,經過長期的或多代的無性繁殖和營養生長,逐漸發育到生殖生長,從而出現開花結實現象,完成其生命周期,這屬于竹子的正常生理發育過程。目前濟南市開花的竹子基本都是再生竹,最初種源多來自同一產地,引種時間已達50余年,生命周期已到后期,開花屬正常現象。
此外,自去年秋冬至今年春季,濟南市連續三個季度干旱少雨。雖然各公園景區都加強了苗木的澆水抗旱工作,但由于去年特殊的暖冬天氣,空氣十分干燥,造成竹子生理性衰退,營養生長減弱,生殖生長增強,從而導致竹子開花。
園林局工作人員表示,經初步了解,武漢、鄭州、安徽及泰安等地的竹子也出現開花現象,有從南到北蔓延之勢。目前園林部門已采取措施,對于未開花或即將開花的竹子加強水肥管理,延遲開花時間;對于已開花竹子且其根部有新筍出現的,可對開花竹子從根部進行修剪,并進行土壤改良。同時加強竹子的水肥管理力度,進行澆水漫灌和根施氮類肥料,經常進行葉面噴水,增加空氣濕度,同時實施葉面追肥,增強營養生長,采取各種措施遏制開花現象繼續蔓延。
此外,動物園重新開辟新的竹園區,以保障大熊貓有充足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