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省旅游局假日信息統計中心傳來消息,今年清明小長假,全省共接待海內外旅游者361.18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20.74%,全省共實現旅游總收入18.78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20.16%。
山西清明節旅游收入增長
每年的清明節小長假是我省進入旅游旺季的“前奏曲”,隨著天氣逐漸轉暖,加上交通條件的便利,大大激發了廣大旅游者的出游愿望。在選擇線路上,大多數游客都會選擇1—2日游線路。據統計,清明節小長假,全省各大景區接待的游客有90%來自周邊200公里之內的自駕車游客。這些游客大多是舉家出游,或是以車友、旅友等形式結伴出游。在近郊旅游產品中,祭拜游、近郊踏青游、采摘游、親子游、公園休閑等成為熱點。
我省的春季旅游產品向來以賞花登山為主打特色,分布在全省主要城市周邊的數十個賞花地成為廣大旅游者的首選。為了配合清明小長假的到來,省旅游局推出了“晉在推薦——春季篇”27條適宜春季旅游的線路產品。清明節期間,我省五臺山、云岡石窟、平遙古城、喬家大院、介休綿山、皇城相府等主要景區仍然是全省接待的主力,占到重點景區接待量的50%左右。介休綿山緊緊抓住清明節和“寒食”文化發源地的重要文化內涵,舉辦各種活動,在弘揚傳統文化的同時,也活躍了假日市場。4月6日綿山景區隆重舉行的“寒食清明朝拜介公大典”,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登山踏青朝拜介公。與這些傳統景區不同的是一些新興景區,例如太原市的萬畝生態園、桃花溝;晉中市榆次十大莊園、左權蓮花巖、日月星休閑度假區、祁縣千朝農谷、榆社云竹湖;忻州市的鳳凰山生態植物園;陽泉市的大汖溫泉和桃林溝等,這些新興景區大多是以體驗式的休閑度假為特色,吸引了大批年輕游客。
另外,為了在清明小長假的旅游小高峰爭得更多游客,我省眾多景區在營銷手段上做足了文章。一些景區與周邊景區開展了互贈門票的活動,吸引了大批旅游者。皇城相府景區改變過去游客只到皇城相府看一看就走的局面,加強了與周邊景點的聯合,打造出“皇城相府——生態園——九女仙湖——天官王府”的線路產品,通過篝火晚會、文藝晚會等豐富多彩的特色表演,游客消費逐漸由“一日游”向“過夜游”過度,大大增加了旅游綜合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