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碧拼娙硕拍猎@樣描繪西安臨潼驪山華清宮的“俊美身姿”。然而此后驪山森林屢遭破壞,盛景不再。記者12日從臨潼區委獲悉,當地通過實施“驪山北麓森林植被恢復”工程,目前已種植各類苗木850萬株,將讓“郁郁蔥蔥”與“鳥語花香”重回驪山。
驪山橫亙西安市臨潼區東西,分布有秦始皇陵、華清宮、西安事變舊址等世界級著名風景名勝,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也曾是歷代文人騷客流連忘返之地。由于歷史及自然原因,驪山山體背景森林屢遭破壞。2007年初,驪山北麓森林覆蓋率僅為37.2%,大部分山體裸露,植被不豐,光山禿嶺依稀可見,生態功能嚴重減退。
臨潼區委書記龐阿平至今都記得2007年他調任臨潼區長伊始,滿目瘡痍的驪山與歷史文獻中美景之間的巨大反差帶給自己的震撼,他當場打電話“三問”當地農林局負責人:是管理問題還是土質問題?是人為因素還是自然因素?是不想保護還是無力保護?也正是從那時起,“驪山北麓森林植被恢復工程”開始醞釀并付諸實施。
據介紹,該工程以東西長27.5公里,南北平均寬3公里的直觀坡面綠化美化為主,采取人工造林與封山育林相結合的拉網式綠化方式,規劃造林綠化面積4.6萬畝。
經過七年多的努力,截至目前,驪山已完成工程造林面積3萬畝,栽植側柏、油松、女貞等各類苗木850萬株,造林平均成活率達95%以上。
記者近日在驪山牡丹溝、老虎溝、大水溝、孫家坪等多處昔日生態脆弱地段看到,盡管天氣尚未轉暖,但滿山郁郁蔥蔥,昔日土壤裸露的道道“傷痕”不復存在。當地居民告訴記者,最近幾年每到夏天,驪山腳下郁郁蔥蔥、鳥語花香,“滿眼都是綠色,環境比前些年好了很多。
據龐阿平介紹,今年,臨潼還將計劃完成工程造林面積4500畝,并啟動驪山土石立面坡治理方案。到2018年,驪山北麓森林植被覆蓋率將達到85%以上。“屆時臨潼景區將重現‘驪山回望繡成堆’的歷史美景,喬灌草立體覆蓋,生態與景觀兼備,山上山下處處碧綠,山內山外十水長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