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出租車只能裝一款叫車軟件”?昨天,這條北京交通部門推出的“新規”在網絡上引起熱烈討論,有近7成的網友持“反對”觀點。對此,市交通委相關負責人昨天向北京晨報記者澄清,“每輛出租汽車只允許裝一個手機叫車終端,而不是叫車軟件。”換句話說,就是一個出租車司機只能拿一部手機搶活,但這部手機里裝了幾個叫車軟件,交通委不管。
一車一終端≠一車一軟件
近日,嘀嘀和快的兩款打車軟件的“燒錢戰”不斷升級。有消息稱,“不少司機為了方便搶活,在車內放置兩部手機來搶單”。這引發了市交通委“每輛出租汽車只能裝一個叫車軟件”的說法。
對此,市交通委相關負責人昨天表示,該說法并不準確,市交通委限制的是手機叫車終端,而不是叫車軟件,“特別要強調,‘一車一終端’不等于‘一車一軟件’。”這位負責人表示,此舉是為了規范電召服務運營,確保運營服務安全。“結合近期出現的駕駛員車內安裝多個手機叫車終端,可能導致因駕駛員搶單而產生不安全因素的情況,為保證出租汽車運營服務安全,規定每輛出租汽車只允許安裝一個手機叫車終端。”而司機一部手機里愿意裝幾個叫車軟件,則不受限制。
什么是“手機叫車終端”,它與之前出租汽車上安裝的96106叫車終端是一回事嗎?對此,交通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手機叫車終端”就是司機用來搶單的手機,與96106沒有任何關系。
這位負責人表示,會立即進行整改規范,嚴格執行“一車一終端”的規定。市交通委運輸局、市交通執法總隊將加強監管,發現出租汽車安裝多個“手機叫車終端”的問題,將對其進行登記核錄,并責成出租汽車企業進行整改。
公司要求運營時關閉設備
另有說法稱,“已有出租車公司讓每個司機就使用的叫車軟件進行‘三選一’,三個選項分別為嘀嘀打車、快的打車、96106。”對此,首汽出租車司機王師傅對北京晨報記者說,“這個說法已經被辟謠了”。
王師傅稱,現在幾乎每個司機都在用嘀嘀和快的搶單,“補貼的12元和13元,對出租車司機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收入。”王師傅也表示,司機愿裝幾個軟件,公司無法監管,但在工作中,司機們都遵守“運營中關閉設備”的規定,“我們只在客人快到目的地時才打開手機,看看能不能再拉一個活兒。”
首汽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出于安全考慮,公司要求司機駕駛時不能操作和瀏覽手機,這是一項企業紀律。但公司不是執法部門,沒有處罰權。據該負責人了解,出租車司機使用多款打車軟件的情況并不多。
經信委支持企業正常競爭
針對打車軟件的最新市場變化,在昨天的“北京市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實施意見”新聞發布會上,市經信委副主任姜貴平專門進行了明確表態,“就經信委來講,我們支持軟件企業正常競爭,通過信息消費方式,使乘客更方便地打車、找到最近的出租車并選擇最佳的路線,為北京綠色交通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