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并非全是快樂的經歷,這是大部分“老游條”的教訓,“不開心和開心的事比起來,能三七開真是要恭喜你了;要是五五開那是再普通不過的事。”無論你在整個行程中充當的是“魚肉型”游客還是“斗魚型”游客,都不是一種帶有樂趣的行程。究竟你該怎樣做一個聰明智慧的游客呢?
“特價游”騙不倒你
“特價游”騙不倒你
目前,依然有很多人選擇跟團旅游。999元游香港、8800元游澳大利亞……這樣的價格是不是叫你很心動?現在旅游市場競爭激烈,不少旅行社在其常規游或自助游中都不得不打出叫人不可思議的“超低價”游線來搶市場。但你又可否知道,在特價游的背后,事實上蘊藏了無數的“障眼法則”,而且這已經成為了旅游業的默認行規。
方法一:先減再加
大部分游客是看了旅行社在報紙上的廣告才找過去的,但其實旅行社打出的價格大多都是“起步價”,就是在最合理分配旅游資源時,他們勉強能達到的旅游配置,如果你有任意一點不符合他們的條件,那么對不起,就請另外加錢吧。
比如,住喜來登大酒店兩晚2290元的海南游,這樣的價格只適合兩個人報名。如果你是獨行俠,旅行社一般都要你補上700元的房差才行,或者就是和不認識的人合住一房。大多數游客都因不喜歡這樣的“雙拼”而被迫出了多出來的700元房錢。
擊穿旅行社真經:以上手段為旅行社的價格“分裂法”,它一般常運用于單人、雙人的報價上。游線設計人員坦言,考慮到各方面因素,改常用的單人出游報價為雙人報價,關鍵在于雙人報價“直觀上”會比較便宜些,“當然是先要吸引你來嘛,如果你看也不看,我們做得再誠實也沒用;況且我們也并沒有騙游客啊,只是報的價是雙人罷了”。
方法二:一減再減
報價8800元的澳洲游,當你前去詢問時才會告訴你,“我們是五天四晚的行程。”是不是覺得自己受騙了呢?一般這個時候旅行社都會振振有辭,“我們的游費只有8800元啊,人家都是上萬元的呢,你難道還想比人家差1000多元還享受一樣的行程啊?要知道,這1000多元可以夠你再游次海南島了!再說了,不就是出去看看嘛,看多一個景點和少一個有多大區別,你說是不是?”
擊穿旅行社真經:到底旅行社還是要做盈利機構,如果不讓它從團費當中有所賺,自然是不會開出這樣的線路來,但如何才能有賺,當然是拆東墻補西墻:既然團費比人家少,那自然是相應地少一些景點來彌補這個“損失”。
此外,有些所謂買機票送住宿的“自由行”線路其實也是暗含“深意”:號稱游客付一張往返機票錢,就能享受旅行社送出的幾晚住宿。但這有個條件就是,游客必須自費購買幾百元的景點門票。事實上這些大景點門票,如果由旅行社出面購買,至少能打上8折,如果算上“眾所周知”的景點回扣以及達到相當總量后反饋的傭金,其實你所付出的幾百元門票已經把幾個晚上的房錢墊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