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獨克宗古城火災現場(1月11日攝,手機拍攝)。
11日凌晨,香格里拉獨克宗古城發生火災,古城損失慘重。記者調查發現,在我國中西部地區的許多古城、古村寨,由于火災隱患一直沒有引起足夠關注,甚至消防用水都無法得到保障,這些古城其實隨時都坐在“火堆上”。
大火:古城古村寨的“重量級殺手”
1月11日發生在云南省香格里拉縣獨克宗古城的火災,燒毀房屋242棟,總受災戶數335戶,除造成房屋、商鋪、基礎設施等受災外,部分文物、唐卡及其他佛教文化藝術品被燒毀。
2013年10月,湖南洪江古商城清代古建筑“曾國藩兵服廠”旁一棟老民居突發大火,11戶居民無家可歸;同年12月,洪江古商城建于清末民初的朱志大油號舊址在一次大火中付之一炬,造成22戶67人受災。
2013年3月,云南麗江古城光義街現文巷突發火災,燒毀民房107間;4月,湖南鳳凰古城發生大火,由于消防通道狹窄無法迅速撲救,一棟古房屋及其內酒吧被徹底燒毀;8月,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一古村寨發生火災,共造成58戶、248名村民房屋被燒毀……
頻發的火災,不僅給人民生命財產帶來損失,而且許多被燒毀建筑都有上百年歷史或獨特民俗,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在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許多古村落近年來頻遭火魔侵襲,有的甚至徹底焚毀。
火患:四大消防安全隱患威脅古城
記者在多處走訪發現,中西部地區古城、古村寨存在房屋結構不耐火、電路老化、生活用火多在室內、居民消防意識差四大安全隱患。
——房屋結構不耐火是多數古城古寨共同存在的第一大安全隱患。以洪江古商城和鳳凰古城為例,記者看到,幾乎所有古老房屋都是木質結構,且經過多年風干,居民們習慣在木材表面刷桐油保持干燥,一旦起火,火勢極易蔓延。
湖南懷化市消防支隊副支隊長文全介紹,據不完全統計,僅懷化市30棟建筑以上的農村古寨就有974個。多數古城古寨都是少數民族聚居區,群眾大多集聚生活,房屋結構耐火等級低、房屋密集導致防火間距小,一旦發生火災,極易形成火燒連營、傷亡慘重的局面。
——電路老化是第二大消防安全隱患。文全介紹,古城古寨村民亂拉亂接電線的情況非常嚴重,而且普遍存在電線老化現象,保險絲大多用銅線和鐵絲代替,起不到保險作用。同時,電路改造舉步維艱。以民居電路改造為例,每戶需要八九百元,懷化市某縣每戶補助一百元,剩余的部分由居民自籌。“偏遠地區的老百姓,一下子哪能拿出七八百元來改造電路?”懷化市消防支隊防火處副處長韓佳平說。
記者走訪一些古村寨,看到絕大多數民居電線皆年久失修、裸露在外,附著在木質結構的房屋墻上,一旦電線短路產生火花,后果不堪設想。
——居民生活用火也存在安全隱患。由于絕大多數古城、古村寨生活習慣相對落后,居民都在室內以柴生火做飯、取暖,在廚房和臥室等地,大量干柴、干草隨意堆放,一旦遇到火源將迅速燃燒。
——消防意識差也是火災多發的隱患。消防工作人員介紹,中西部地區農村地區青壯年大量外出打工,只有老人、婦女和小孩留守,“這部分人一方面滅火和自救能力薄弱,另一方面缺乏消防安全意識,極易造成火災并發生人員傷亡。”
救火:破解消防通道及水源難題
一方面,古城、古村消防安全存多項隱患;另一方面,一旦火災發生,救援也存在消防道路不暢、水源不足兩大難題。
在獨克宗古城火災后,迪慶州有關方面稱,火災造成嚴重損失的重要原因是古城內部道路非常狹窄,大型消防車輛無法進入受災核心區。而在鳳凰、洪江等古城,旅游開發過度導致商鋪、住戶交織,房子密密麻麻,街巷又窄又繞,消防通道極其不暢。
消防道路交通不便已是古城、古村寨共同難題。一方面,古城巷道狹窄扭曲,消防車難以進入和通暢行駛;另一方面,古村寨距離消防部隊一般較遠,且道路條件差,許多地方還是機耕道,消防隊無法在接警后短時間趕到現場。
第二大難題是消防水源供給不足,火災不易控制。在獨克宗古城火災中,由于天寒地凍,取水點較遠,造成消防設施水壓不足,給撲救帶來極大困難。
中西部地區古城及古寨居民生活用水普遍來源是井水、山泉和溪水,天然水源附近往往沒有停車位置,消防車無法取水,不能及時撲滅火源。
“尤其在持續高溫、久旱無雨的天氣,山區池塘普遍干涸,人畜飲用水都難以保證,水源嚴重缺乏,一旦有突發情況很難迅速處置。”韓佳平說。
文全、韓佳平等建議,首先應加強古城、古村消防設施建設,例如小型消防車、消防栓的配備。在消防車短時間內無法到達,或者大型消防車無法進入現場的情況下,利用市政消防栓供水,或小型消防車進入現場,可以發揮重要作用。
此外,一些基層消防指戰員認為,地方政府應與消防部門配合,針對古城古寨的消防水源需求,為每家每戶配備儲水“太平缸”;并在農村設置高位蓄水池,進行消防水源儲備;如果附近有小溪河,還可配備手抬機動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