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杭州西湖東北面的長生路臨近繁華的湖濱商業區,如今,一片整修一新的石庫門聯排里弄建筑加入其中。游人們常常會停下腳步詢問它的功能。此時,身著白色制服的工作人員會給出一個標準答案: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杭州舊址紀念館,同時也是杭州湖邊邨酒店。
深色木質大門的院落里,是齊整的兩層磚木結構建筑,民國風情濃厚
無論是西湖旁極具上海特色的石庫門建筑,還是“湖邊”這個略顯古樸的名稱,其實都源于上世紀 30 年代,與如今的酒店無關。1930 年初,時任民國安徽、浙江兩省公路總督的張義純先生修建了“湖邊建筑群”,青磚砌墻的石庫門樓房最初由民國政府租借給修建浙贛鐵路的高級職員,其中的 23 號樓還曾作為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的辦公處,成為韓國獨立運動中一個具有歷史紀念意義的標桿建筑;1949 年后,湖邊作為杭州市政府機關宿舍使用,后又在 1958 年私房改造時被列入私房改造范圍,劃歸房管部門管理,但仍由原居民住宿其中;2010 年,被列為歷史保護建筑的湖邊正式開始改建工程,酒店于 2013 年 9 月正式營運。
為了保留歷史的味道,許多酒店不得已在入住舒適度上打了折扣,湖邊邨卻避免了這樣的結果
將擁有 80 多年歷史的舊宅變身成酒店,為了平衡歷史感與舒適度,設計師在修繕與改造之間做了折中——還原外墻,卻在內里做出全新的設計。而無論是建筑外觀還是內部裝潢,酒店都在不遺余力地尋找上世紀 30 年代的節奏。民國時期興盛的 Art Deco 設計風格在酒店的燈具、地毯、家具等細節上展露無遺。不同于一些酒店簡單復制的做法,湖邊在家私的制作上可謂大費周章。光是燈具一種,就加入了磨砂玻璃、背漆玻璃、熱熔玻璃等多種元素;除了采用線條拼接的方式,為了使燈桿和開關面保持一致,甚至還使用了紫銅做舊的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