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旅游法》實施后的首個旅游高峰假期,這個十一黃金周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新推出的《旅游法》實施效果如何成為人們談論的焦點。國家旅游局最新數據顯示,出境旅游人數與去年基本持平,中短途旅游增幅較大,《旅游法》的實施讓部分出境游產品價格理性回歸,呈上升趨勢。在日本、韓國、泰國等熱門目的地中,旅游人數較去年有所提高。歐洲海島游成為市場新寵。顯然,新《旅游法》的實施并未影響民眾的出游選擇,反而為旅游行業帶來了新氣象:旅游企業依法經營的意識普遍增強,零負團費、強制購物、擅自增加自費項目等侵害游客利益的行為得到有效遏制;旅游者依法維權和文明出游意識有所增強,文明出游的理念為越來越多的民眾所接受。
文明旅游宣傳到位 游客自律意識增強
本次《旅游法》的出臺,不僅對于旅游企業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而且也再次從法律的高度強調了中國公民文明出行的重要性。這對于整體提升中國旅游者的文明出游意識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這個黃金周因此被譽為最純凈黃金周。凱撒旅游領隊沈哲勇告訴記者,他在帶團過程中明顯感覺到,游客自覺、自律意識提升。“一些游客會在游覽過程中主動問我當地需要注意的禮儀規范,并且大家也經常會以‘文明旅游’為話題聊天,談笑間可明顯感覺到大家也都為曾經發生過的有損國人形象的不文明行為感到羞愧。”
“文明出游既是游客的責任,也是為自己出行創造更好的環境。游客應該意識到,無論走到哪個國家、地區,彼此尊重、包容和理解都是和諧快樂的基礎。”凱撒旅游總裁陳小兵說到,從長期來看,《旅游法》的實施是對旅行社的一次規范,也是對整個市場的一次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