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團出游不是“漲價”,是“回歸合理價位”
“不得以不合理的低價組織旅游活動;不得指定具體購物場所;不得安排另行付費旅游項目……”10月1日起將正式實施的《旅游法》對以往旅游行業內“零負團費”等種種不規范現象作出了明確限制,各旅行社紛紛計劃提價維持經營收入。許多游客因擔心國慶游漲價,紛紛調整自己的出行計劃,通過挪假拼假,將出行時間提前在10月1日前,旅行社的生意空前火爆,使原本是旅游淡季的9月份上演“最后的瘋狂”。
“漲聲”響起來,游客“抄底”游
“中秋節期間這個線路的價格是1400元,過了國慶節就會漲價到1700元,雖說漲價幅度不算太大,但還是趁早成行吧。”昨天上午,帶著妻兒剛剛從桂林回到鄭州的市民靳先生說,雖然國慶黃金周的時間充裕,但考慮到價格上漲,還是在中秋節前夕請了兩天假,到河南省中國國際旅行社的一個門店報名,一家3口參加了這個桂林5日游的旅游團。
“大部分旅游產品價格都將上漲,因此很多原本打算10月出行的游客改在9月走了。”河南省中國國際旅行社總裁助理蔣喜英介紹,像靳先生這樣在《旅游法》實施之前搶搭“低價游”末班車進行“抄底游”的游客并不少,中秋節期間,許多消費者通過挪假拼假,將出行時間安排在10月1日前,多數長線游的報名情況空前火爆。“尤其是中國港澳線路和新馬泰線路,機票非常緊俏,可謂一票難求。由于團隊太多,我們社所有領隊、導游都派出去了還不夠用,有的領隊、導游帶團回來,剛下飛機又要登機帶另一個團。”
“這段時間,中國港澳游的實收價格在2000元左右,有的1000多元就能成行,報名情況相當火爆;而國慶節期間的報價在5000元左右,報名者寥寥。”一家旅行社負責人介紹,10月1日之后,新馬泰10天行程的報價將從現在的5000多元漲到1.1萬元,歐洲6國12日游也將由1萬元漲到1.3萬元左右。因此搶在國慶節前游玩的顧客特別多,有的旅行社9月份收客量比去年同期增長100%,而10月份則同比減少30%以上。
并非所有的出境線路都將漲價,中原國際旅行社出境中心總經理王文勝介紹,如馬爾代夫等海島線路,產品本身沒有購物內容,自費的水上活動都是游客自愿參加,不愿意參與的也有其他免費活動,所以價格不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