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國慶雙節將至,受即將實施的旅游法影響,今年雙節旅游產品價格明顯提高,部分出境游報價翻番。旅游法實施后的首個黃金假期該如何規劃?
我國首部旅游法將于10月1日起正式實施。屆時,所有旅游報價產品將以“無加點、無自費、無指定購物點”的形式出現。長春康輝旅行社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新規定增加了旅行社組團出游的成本,加之購物行程被取消,以前由潛在消費帶來的利潤消失,必然導致旅游產品價格的上漲。“有些旅行團在當地的車都是購物店派的,取消購物后交通費就需要旅行社自行負擔。”曾在某大型旅行社工作的小李說。
旅游團報價升高使許多消費者重新安排出行計劃。長春市民聶芳此前考慮在十一黃金周時赴泰國旅游,在向旅行社咨詢后,她決定改為國內自助游。“旅行社都不建議我去,以前泰國六日游也就5000元左右,現在報價是8999元,太貴了。”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今年10月旅游產品漲價已成定局,但專家表示,雖然價格看似上漲,其實是回歸正常,今后所有旅行團都得“一價全包”,消費者一目了然,也不易再發生半路被“宰”的尷尬。旅游法的實施,實際上有效地保障了游客的權益。
隨團出游價格上漲,不少商家瞅準時機,大力推薦“深度游”、“自助游”。“現在旅行社都漲價了,自己出去費點精力,但價格沒貴多少,還更自由靈活。”計劃出游的張小凡說。
吉林省旅游局副局長高飛建議,跟團出游一定要選正規的旅行社。親自到門店查看其相關資質,自助游的要事先制定詳細的旅行計劃,注意安全。“不要輕信旅游廣告,價格與質量有著密切的關系,別小看旅行社之間的價格有時相差幾百元甚至上千元,其實它們都與旅游商品的內容、質量聯系在一起。”他說。
此外,在比較旅行社價格的同時,還要比較價格構成,看看是否物有所值,避免因直觀價格過低而受騙上當。多了解幾家旅行社,多做些咨詢和調查,即可做到貨比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