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還保留著“黑漆漆的煤炭作坊”印象的時候,河南省焦作市已經悄然轉身,蝶變出山水焦作的天工之作。在1999年至2009年的10年時間里,焦作旅游形成了著名的“焦作現象”。
焦作的“新旅游故事”
隨著新營銷方式的出現,當逐漸呈現碎片化的旅游營銷活動通過微博、微信等終端不斷涌向游客時,“焦作現象”似乎只留存在一些旅游學者和行業機構的模糊印象中。事實果真如此嗎?在日前舉辦的“2013焦作云臺山旅游節”上,通過實地探訪發現,一個不斷創新營銷的焦作,正在向人們講述著自己的“新旅游故事”。
節儉、不簡單的旅游大聯歡
由河南省旅游局、焦作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13云臺山旅游節暨第七屆中國焦作國際太極拳交流大賽”于8月20日至26日在焦作市舉辦。本屆旅游節總費用僅占往屆的14%,其中啟動儀式費用僅占往屆的7%,一場節儉但不簡單的旅游大聯歡拉開序幕。
本屆焦作國際太極拳交流大賽共有39個國家和地區383支代表隊的3897名運動員報名參賽,更有各大流派的太極名家應邀參加,與太極拳愛好者們互動交流;云臺山旅游節也是豐富多彩,中韓百強旅行商河南旅游合作交流對接會、焦作旅游商品創新設計大獎賽作品展覽、2013年全省農民登山健身大會、國際太極拳攝影大展等7項旅游活動逐一亮相。然而,如何將一個個的旅游活動串聯成一個有品位的旅游節慶?“2013焦作云臺山旅游節”給出了答案:文化先行。養生的太極文化,熱鬧的體育文化,回味雋永的舞臺藝術文化,紛紛借著旅游節的戲臺,演繹了一臺山水城市的人文大戲。
8月21日,在焦作市會展中心舉行的焦作旅游商品全國創新設計大獎賽作品展覽讓人驚喜不斷。此次大獎賽自5月啟動以來,收到來自國內的1300多件創意作品,并從中評選出100件制作模型參展,這其中,既有全國聞名的旅游商品以麥稈編出的《清明上河圖》,亦有焦作一絕、花紋繁復、以手工編織方式成胎燒制而成的絞胎瓷大作……
此外,由河南省歌舞演藝集團與焦作市委宣傳部聯合出品的原創舞劇《太極傳奇》,也在本次活動中“重回故鄉”。
據悉,這部劇醞釀4年之久,投資1000多萬元,由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副總導演陳維亞執導,《復興之路》總撰稿朱海任編劇,京、豫兩地創作團隊聯袂打造。云臺山、陳家祠堂、茱萸這些焦作當地民間素材,在經過藝術加工后,更賦予《太極傳奇》濃濃的“焦作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