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魯山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日前揭牌成立。該館由魯山縣民間人士投資設立,展覽面積近200平方米,展出獲得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號的各類工藝品或其他器物200多件。
8月15日,平頂山市首家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在魯山縣城望城路揭牌成立,該縣文化藝術界眾多知名人士見證了這一文化盛事。
該館由魯山縣民間人士王群成投資200多萬元設立,取名“堯神文化”,展覽面積近200平方米,展出獲得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號的各類工藝品或其他器物單件200多件。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物品中,既有來自魯山縣的花瓷作品、泥塑代表作、大槽油成品、家絲綢精品及剪紙、撕紙工藝品,也有宜興紫砂、淮陽泥泥狗、沈丘顧家莫、郟縣金鑲玉、登封“少林別山梅”及國內書法名家的真跡作品。
據悉,魯山縣文化底蘊豐厚,目前已有14個門類1399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保護序列,其中張官營鎮楝樹村劉新建的大槽油制作工藝等5個項目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這些非物質文化在民間均有傳承人,展示著濃郁的地方特色,為該縣的旅游和文化平添神韻。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設立后,人們紛紛前來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