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們乘坐汽車、火車、飛機、輪船旅行時,由于顛簸或劇烈升降、旋轉,人體位置也隨著頻繁變化,其變化程度甚至超過某些人平衡器官的適應能力,使內耳前庭神經功能出現暫時紊亂,再加上旅途行進中視覺、嗅覺受到不良刺激以及內臟受到顛動等因素,于是就出現頭暈、頭痛、惡心和嘔吐。這便是暈車、暈船、暈飛機的表現,醫學上稱之為暈動癥。過度疲勞、饑餓、過飽、身體衰弱、精神緊張、周圍環境濕悶、空氣污濁、身邊有人嘔吐等,都可能加重或誘發本病。
暈動癥嚴重時還會發生虛脫、休克。所以,此時要想方設法來緩解癥狀。
首先發生暈動癥后,用冷毛巾敷在面部和胸部,可使癥狀緩解。惡心想吐時,找個地方盡量吐,吐得越干凈,感覺會越好。看窗外景物時應將視線移向遠方,如果乘船,要調整臥姿。若船是左右搖晃,改為順船前進方向而臥,然后閉目深呼吸。若船是迎浪前后起伏顛簸,改臥姿為橫向平臥,然后閉目深呼吸。如是乘車,可將座位換到車的前部,這樣可減輕顛動;改坐姿為面向前進方向,這樣可減少外界景物快速移動帶來的不良刺激;打開車窗,讓新鮮涼風吹拂,可減輕胸悶惡心的程度。如是乘飛機,應張口呼吸,可減輕癥狀。乘飛機出現的暈動癥一般要輕一些。
其次暈動癥必須以預防為主。凡第一次外出旅行乘交通工具的、曾有過暈動癥病史的、第一次飄洋過海的及神經過敏的人,在出發前一定要保持心情愉快,因為恐懼、悲傷、焦慮等都是暈動癥的誘因。如遇過饑、過飽和疲勞,不要成行。
在下列藥物中選服一二種:暈海寧、乘暈寧 茶苯海明 、敏可靜 氯苯甲嗪 、東莨菪堿、安定、復方顛茄片等,在啟程前半小時服1片,3、4小時后再服1片。如是長途行駛,可每日服3次,每次1片,還可在太陽穴涂些驅風油、風油精、清涼油或戴一個涂有這些藥劑的口罩。口含陳皮、話梅、咸橄欖,或嚼一把茶葉,有解汽油味和抑制惡心的作用。肚臍上貼一塊風濕止痛膏,或用烏梅干放在肚臍上用風濕止痛膏固定,或在手腕內關穴上用膠布(或紗布、手帕 固定,貼上一塊酒瓶蓋大小的生姜片,對大多數患暈動癥者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