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陳列著我國50多個民族和世界多個國家的古代鞋飾實物及復制品500多件;這里有和鞋相關的圖片4000多幅;這里是我國第一家展示鞋文化的博物館——它就是位于我省泗縣的中國古鞋博物館。然而,從1990年開館時的轟動全國,到2000年因鞋廠倒閉的關門謝客,這個曾經輝煌一時的古鞋博物館似乎早已消逝在人們的記憶中。不過,近日記者從泗縣文廣新局獲悉,休眠了十多年的中國古鞋博物館不僅將于8月1日再次開門納客,而且年底前有望入駐新建成的泗縣博物館,實現“華麗轉身”。
古代鞋飾
博物館珍藏4000多年鞋文化
從遠古時代的獸皮鞋到明清時期的公主鞋、高臺鞋,從塞不了幾個手指的三寸金蓮到鞋頭高翹的龍舟鞋……走進泗縣這座中國首家古鞋博物館,面對琳瑯滿目的各色鞋飾,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恐怕你很難相信,我們腳下這雙普普通通的鞋子,竟蘊藏了如此深邃的文化內涵!
古代鞋飾
據原泗縣制鞋總廠副廠長克強介紹:這座由該廠創辦于1990年的我國首家古鞋博物館,館內不僅陳列著我國50多個民族和世界60多個國家的古代鞋飾實物及復制品500余件、有關鞋的圖片4000多幅,還有歷代制鞋工具和有關鞋飾文化的珍貴展品,時間跨度達4000多年之久。克廠長說:“當時的博物館同泗縣布鞋一樣聲名遠播,全國各地很多人都來參觀過,館里不少藏品都是浙江、四川等地的人無償捐獻的,他們只要求到博物館看一看。當時的輕工業部等相關部門領導也曾來過。 ”
萬里等中央領導穿過泗縣布鞋
“雖然10年前泗縣制鞋總廠就倒閉了,但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們生產的泗縣布鞋名氣可不小,連萬里等中央領導人都穿過,我們生產的粘膠布底鞋和藥物保健鞋在全國都是領先的。 ”說起中國古鞋博物館創辦的淵源,克強告訴記者,在制鞋的過程中廠長孫成儒發現不少國家都有鞋博物館,而我們國家這么大,穿鞋的歷史又這么悠久,竟然沒有一家鞋飾博物館,于是創辦一家鞋博物館便被提上日程,找資料、籌資金、集實物……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我國首家古鞋博物館終于在1990年7月誕生。在創辦古鞋博物館過程中,孫成儒結識了中國鞋文化研究者駱崇祺先生,“駱崇祺曾撰寫出版我國第一部《中國鞋文化史》,填補了中國鞋史學的空白,開創了中國鞋史學的研究領域。 1986年,他只身行程幾萬公里完成了中國及世界鞋文化史的自費考察。他所拍攝、搜集到的500多幅人類古鞋照片資料堪稱是迄今世界上最完整的自理哎。 ”1989年在上海鞋文化博覽會上,駱崇祺先生提出誰若創辦古鞋博物館,他愿意無償奉獻所拍攝的古鞋照片資料,于是駱崇祺的珍貴照片被請到了泗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