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塞爾街頭曬太陽的年輕人
作為歐洲的政治首都,比利時布魯塞爾匯聚了來自歐盟各界的精英。“布魯塞爾是一個工作的城市,不是生活和休假的地方。”這是在布魯塞爾工作的外國人吐槽布魯塞爾沒完沒了的陰雨天氣。在北半球很多國家被夏季的烈日烤灼之時,比利時人卻在為見不到太陽,“沒有夏天”而煩惱。除了英國,比利時的陰雨沒有哪個國家能比。對此,《環球時報》記者感受很多。
今年,在比利時的外國人之間流傳一個笑話:2013年比利時人最好的消夏活動是去山區滑雪。在漫長的寒冬過去之后,人們忽然發現,自己根本沒有機會穿上T恤、短褲,而且似乎需要把已經收拾起來的冬衣翻出來,繼續抵御寒流。這不,現在已經是7月了,按理應該到最熱的時候了,可《環球時報》記者在采訪的路上居然還看見有人身著羽絨服。
布魯塞爾陰雨天多,凡遇到晴天,全城人都會出來曬太陽。記者剛來比利時的時候是夏末秋初,一星期陽光普照,布魯塞爾各個咖啡館的室外桌椅無一空著,記者隨便問了一位老人,“是不是每年夏秋季節,比利時都會有這樣的好天氣?”那位老人對記者說:“我活了80多歲,這么長時間的連續晴天很少見到,無論什么季節。”
一位華人餐飲老板還向記者抱怨:“我來比利時20多年了,沒見過這么好的天氣,比利時人都請假去度假了,我這里都沒生意做了。”在她家餐館旁邊,布魯塞爾五十年宮公園里面,躺滿了各種膚色的沒錢出去旅游的年輕人。
因為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陰雨多,比利時每天的日照時間很短,每天見不到太陽有點絕對,但一般來說,夏天一天最多也只能見到三四個小時,往往是早晨七八點鐘迎來陽光燦爛的早晨,然后就開始陰雨,一陣風吹來,云彩飄走后又能曬一會太陽,不過下一陣風帶來的就是暴雨。
因為經常看不到太陽,外加工作和就業壓力很大,比利時、荷蘭、盧森堡三個國家的人抑郁癥發病率很高,在布魯塞爾街頭、地鐵里人們很少有笑容。有些人因為看不到太陽而忍無可忍,周末就開車到法國南部或意大利,享受一兩天的陽光。
太陽不僅事關心情,還關乎經濟。2012年,荷比盧地區迎來了夏季寒流,整個夏天陰雨綿綿,原本夏季游人摩肩接踵的比利時奧斯坦德、荷蘭海牙等濱海城市旅游業收入大跌,賓館、旅店客房銷售減半。原因很簡單:天天下雨,又濕又冷,曬不到太陽。每年的七八月假期,所有布魯塞爾人、甚至全部比利時人,都往南歐跑。比利時荷語區的小鎮,到了夏天基本看不到人,他們都全家跑到有太陽的國家度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