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A與銀聯關于境外刷卡通道之爭在去年一度引起巨大社會反響。最終VISA不但沒有成功“封堵”銀聯,反而讓很多人第一次知道了VISA要收取“數錢費”的事實,即貨幣轉換費,而銀聯因為不收取任何“數錢費”反而受到更多消費者的青睞,認為在境外刷卡,刷銀聯總要比刷VISA更劃算。
然而,這其實是一種誤導
在境外刷卡,其過程遠非只是收取“數錢費”這么簡單,包括交易和記賬的幣種、不同的匯率牌價、貨幣市場走勢等都將影響交易的最終價格。因此,在境外消費刷銀聯還是刷VISA,其實永無定論,然而作為一個精明的消費者,只要對刷卡環節非常了解和明晰,就能以不變應萬變。
刷本幣,還是刷外幣?
消費者在境外刷卡時往往只考慮刷VISA還是刷銀聯,然而在選擇VISA或銀聯以前其實還有關鍵一步,就是選擇外幣交易還是本幣交易,然而關于這一點,并不為多數人所了解。
所謂外幣交易或本幣交易,對于持有中國信用卡的人來說,就是選擇用什么錢買東西。選擇本幣交易,就是用人民幣來購買,而選擇外幣交易,就是用當地貨幣購買,比如在香港,就是用港幣購買,在歐洲,就是用歐元購買,在美國,就是用美元購買等等。
目前,美元、英鎊、歐元、日元是最主要的國際流通貨幣,可以與任何貨幣進行自由兌換,但人民幣的流通性就相對較差。因此目前在國外,中國消費者可以使用本幣交易的可能性并不多,除了在人民幣相對受歡迎的地區,如香港、澳門,絕大多數時候中國游客只能選擇外幣交易。
如果可以選擇本幣交易,那么消費者就可以省去選擇刷VISA還是刷銀聯的煩惱,因為本幣交易不需要再經過VISA或銀聯的結算通道,消費者只需直接還人民幣即可。然而雖然省去了結算環節,且和外幣交易相比,省去了多次貨幣轉換,但實際上,使用本幣交易往往不是最劃算的方式,因為本幣交易和外幣交易一樣,同樣存在貨幣轉換的匯率問題,而這個匯率則由商家和收單機構來定,也就是說,商家會按照各自的匯率將當地貨幣折算成人民幣價格來進行刷卡。而據一些知情人士介紹,在使用本幣交易時,商家或收單機構的匯率往往要比銀行或銀行卡組織匯率差很多,其差額甚至有可能達5%之多,這與VISA收取的1-2%的貨幣轉換費相比,確實是小巫見大巫了。因此通常情況下,最好不要選擇本幣交易(Home Currency Transaction),而應該要求商戶刷當地貨幣。當然這并非絕對,消費者最好在選擇時先向商戶了解清楚匯率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