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寶鎮:打同年趕坡會 大山深處的派對
元寶山秀麗幽深,貝江水綠如翡翠,梯田間五色浮光,融水縣,僅是自然的水光山色,已令我盤桓不舍。而這自然的氣質,似乎鉆進了當地人的性情,他們質樸無華,一杯酒飲罷就可以把陌生人當成親人,一場舞跳下來男女就可相親相愛。但他們又是那樣平靜如水,縱使多年不見,重逢之時,也僅是相視一笑,拉拉家常。
不知道是這些儀式,讓山與山、村與村之間的人們互相如此友善,還是天生的友善推演出了這些儀式。總之,除了在融水,我已很少碰到一種能稱得上令人感動的集體活動了。
洋洞村里“打同年”
懷寶鎮:打同年趕坡會 大山深處的派對
到融水的第二天下午,就遇上了當地流行的“打同年”盛會。
大約16時多,我來到懷寶鎮洋洞村。村口的道路上,村民夾道。盛裝的年輕姑娘,一列兒排開在路邊。男人們則抱著蘆笙,隨時準備吹奏。一張圓桌擺在水泥路的正中間,桌上放著斟好的美酒,以及糖果、瓜子、香煙。
當然,他們不是在迎接我,而是一群遠道而來的貴客。“打同年”意思大概是“結拜兄弟”,不過這不是個人的結拜,而是兩個村莊的結拜,有點兒像友好村莊聯誼會。
來了,路上一個車隊緩緩開進來,車上下來至少100多人。這些人來自2個小時車程以外的一個村莊,一樣是女著盛裝,男抱蘆笙。樂曲奏起來,姑娘的舞步跳動,年齡稍長的婦女,則唱起了山歌。山歌一來一回,以主客問答的形式臨時發揮,妙趣橫生。幾個回合過去,客人排著隊上前喝過歡迎酒,人們就一起回到村子里的籃球場。
籃球場上,男子圍在中間繼續吹奏著樂曲,姑娘則在外圍站成一圈,跳著歡樂的舞蹈。除了村與村之間的聯誼,“打同年”還有“交友Party”的意思,男女互相觀察,看中了對方,就上前表白,有些感情進展快速的,馬上就領回家里吃飯。晚飯過后,又是一陣蘆笙和鳴,籃球場上歡騰繼續,男吹女舞,孩子們四處奔逐,樂聲與笑語,蕩入群山,散落田野。
他們并不拒絕外人,所以我也融入了兩個村莊的歡慶中。對比在許多春節民俗正在逐步消失的地方,這是一種久違了的熱鬧。村民邀請我住下,但因耐不住山上的寒氣,我還是連夜趕回了懷寶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