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學游有學有玩行前應準備充分
寓教于樂的修學游比常規旅游產品更強調“學”的分量,短短十幾天的行程,往往可以讓孩子在見識旅游景點之余,收獲更多旅游之外的東西。正因如此,近年來的修學游產品越發傾向于關注社會文化體驗等綜合性學習線路,旅行社的相關產品也越來越多元化,不再是從前單純以學習英語為目的的“出國夏令營”,而是將英語學習、適應外國的學習環境、了解當地風土人情、參觀世界級名校等內容糅在一起的組合。
由于修學游沒有家長隨團,特別是出國修學,當地的生活習慣及禮儀文化都和國內存在較大差異,學生及家長有必要在出發前做好相應功課,以保證旅程順利,并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期,記者采訪了廣之旅美洲部專業領隊王方舟,根據多次帶隊美國修學團的實戰經驗,請他為有意報名修學游的家長提出建議。
1觀念篇
●樹立正確的出行觀念
家長應明確,孩子出國修學的目的絕不僅僅是提高英語水平,還是一個鍛煉獨立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好機會。“獨生子女通過與其他人的接觸,從陌生到熟悉,從而培養互助互愛的精神,這是旅途中無形的收獲。另外,參加修學團可培養學生開口說英語的自信和勇氣,而不僅是提高英語成績。要了解外語學習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妄想通過一次修學游就一步登天是不切實際的。”
王方舟指出,參加修學游的孩子則應把修學游當作一次難得的實踐機會,要把平時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大膽地開口說,盡可能多展現自己,見到建筑或指示牌上不認識的英文,可多問多記。“建議孩子在出發前適當閱讀一些介紹當地風土人情的書籍,帶著疑問向外籍老師請教,學習效果會更好。”
●出行安全及健康提醒
修學團會安排學生到小鎮走走,入住當地民宿,跟當地人交談,或參觀動物保護區、美術館等,這些內容對孩子來說充滿新鮮感,也意味著家長應更重視提醒孩子注意安全。
交通安全是外出時需特別注意的,遵守交通規則、紅燈停綠燈行、不私自外出、不去危險隱患的地方,這些是最基本的。此外,去海濱活動時不可去海邊游泳,除非是校方統一安排的;在參加體育活動時,要做好充分的熱身運動及保護措施;孩子在外面容易玩得忘乎所以,要提醒他們遵守時間、準點集合。
王方舟特別指出,有些學生即使人在國外,也習慣了有事就聯系家長,由家長出面解決,實際上這是十分繁瑣的,“最好的方式是第一時間向工作人員匯報,由工作人員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地協調和解決。”同時,家長要提醒孩子注意與其他團友友好相處,同學之間不要爭吵打架、不要相互借錢,男女生夜晚不要去異性的房間。
餐飲方面,如果早餐是西餐,不要吃過多的水果后又飲用冰牛奶。家長在替孩子收拾行李時,可準備一件外套及一些應急藥物。攜帶外套可隨時加減,保持正常體溫。感冒發燒及拉肚子用的應急藥物是必備的,如果孩子比較喜歡運動,則需準備跌打損傷類的應急藥物。
此外,若條件允許,出發前最好購買一份旅游意外保險,萬一發生意外也可獲得一定額度的賠償。
2實戰篇
●修學游常見行程安排
目前市場上的出國修學游產品主要前往北美洲、歐洲、大洋洲的經濟及科技發達國家,行程安排通常是“學習+游覽”的組合方式,線路安排方面,各旅行社既努力在行程中加入最多學習內容,也不乏輕松環節。
大多數修學游線路會安排學生到當地的語言學校上課,學習地道外語,而課程是根據外國的教學模式來設計的,由上課和戶外活動兩部分組成,如安排學習趣味單詞、短文閱讀、角色扮演、演講等,讓學生的外語水平在輕松的氛圍下得到提高。
由于學生的英語水平不一,入學上課前學校會安排英語測試,根據筆試和口試成績進行分班,因材施教。
戶外活動則包括安排學生參加當地家庭聚會、國際學生聯誼、特色派對、手工藝創作等,形式更加不拘一格。
除此之外,游覽當地著名景點和世界名校也是修學游行程的重頭內容。
綜上所述,出國修學游的內容相當立體,不僅可以拓展視野、提高外語水平,更能鍛煉說話的膽量和溝通能力,是全面提升個人素質的好機會。
●生活能力的行前培訓
一般來說,修學旅游只有學生自己參團,家長并不隨團,旅途中的生活雜事都需要學生自理。由于出國修學游路途遠、時間長,周圍的環境對于孩子而言是陌生的,家長有必要在孩子出發前進行相應的引導。
例如,家長可在出發前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讓其學習獨自包攬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如收拾衣物、打掃房間———雖然修學團安排的學校和家庭通常會配備洗衣機和衣物烘干機,但孩子仍舊有必要掌握收拾行李、折疊衣物、清洗衣物的常識。此外,家長在小孩出游前可多向其介紹目的地的歷史文化、氣候、風土人情,一方面能加快孩子在當地生活的適應速度,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更深地了解當地文化。
●相關禮儀及活動須知
根據修學團的行程安排,有一些行程中會涉及到的禮儀及集體活動注意事項需要特別注意。
1、學會說三句話:Excuse me、please、thank you
在帶團的過程中,王方舟發現,不少中國學生會直接跟別人說自己要怎樣,在得到別人的幫助后卻不懂得表示感謝,顯得不禮貌,“如果記住以上三句話,就能避免給人留下這樣的印象。”
2、餐后主動收拾餐具
很多學校沒有安排清潔餐桌的工作人員,用的是一次性餐具,在校園用餐,餐后必須自行收拾,把用過的餐具扔進垃圾桶,即使在快餐店也一樣。若在當地家庭寄宿,用餐后應協助主人把餐具放回廚房。
3、積極投入集體活動
在進行集體活動時,一定要聽清楚負責人的安排,如果不明白可向隨團的中方工作人員詢問,弄清楚后再展開活動。集體活動時沒有特別的禮儀,只要禮貌對人,尊重他人,不過于拘謹即可。
需要提醒的是,不要因為害怕說錯話而不說話,要大膽地說、積極地融入團體,才能學到更多東西。
小貼士:
如何選擇修學游產品?
選擇修學團時,首先要了解組織機構的資質,畢竟孩子獨自一人在外,資質良好的機構是優質出游的保證。王方舟建議,如果家長送孩子修學游的目的是學習外語和增長見聞,可參加有家庭寄宿的線路,不僅可以結交外國朋友,也能練習口語;如果把修學游當出國修學的“試水”,想讓孩子提前了解當地的環境,可參加安排學校住宿的線路,讓孩子對校園生活提前有所了解。
此外,家長在選擇產品時一定要仔細研究行程,尤其要看清楚內容是否適合孩子的需求,而不要過于看重行程中景點的數量。“英國線相對經典,偏重學習,屬于語言型,學生能夠通過一系列的課程提高英語水平,體驗英國的人文風俗,感受真正的英式生活;美國線的教育方式比較多樣化,屬于動態型,對語言要求較高,有以籃球訓練為主題的修學線路,有參觀世界級名牌大學的線路;澳大利亞線則較容易融入大自然,除常規課程外,還安排學生到集合澳洲特有的本土動物的野生動物園( 門票 )、水族館等地游覽,能更充分地體現‘寓教于樂’的游學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