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墉寫給女兒的旅行百忌
我的女兒最近要只身作環球十幾個國家的旅行,為了多接觸人群,她不參加旅行團,完全自己跑。
藉這個機會,讓我寫一些旅行中的禁忌,給每位旅行的朋友參考。文章分為行前、到達、旅館、街頭四章,將分為四次刊出。
就從出發之前寫起吧!
忌「游而無方」
孔子說得好:「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就算你父母不在,為了對家人負責,也為了保護自己,你遠游之前最好把已經決定的行程告訴家人(或朋友)。其中要包括每個地方最可能聯絡到你的地方,即使你完全不訂旅館,是背包流浪的那種,也應該選擇幾個必定會經過的處所,你甚至可以把各國家旅游服務中心的數據留給家人,然后在到達那些地方的時候,問問對方有沒有關于你的消息。
更妥善的方法,是你可以把個人資料和行程報給,政府的外事部門,也就是讓你國家的外交部知道「他的國民」將去哪些地方。他們有責任維護你的安全,并在必要時提供你協助。
所以,你隨身應該有各地領事館的數據,也把這些資料留給你的家人。
忌不留后路
凡事留個后路,行前你得把必要的旅行證件和護照影印,一份留在家里,一份放在行李中,一份與那些資料的原件隨身攜帶,但不放在同一地方。譬如你把護照放在皮包,復印件放在衣袋。
你的錢也應該分開放在最少兩個地方,也就是你得假設當皮包被偷、行李遺失或被搶被偷之后,還能有點應急的錢。
無論是當地的貨幣,或你隨身攜帶的美金,大小票子都得準備,而且不能參雜地亂放。也可以說,當你遇到緊急情況,要能準確的掏出大票子或小票子。千萬別以為帶大面額就成了,因為你很可能臨時找不到人換,找到人,他又不認識你,怕你拿偽鈔,不換給你。更要避免明明只需掏一兩塊錢,卻秀出你的一大迭鈔票。也要在換匯時看清楚,一方面看數字對不對,一方面把不熟悉的鈔票認清楚,以免把五十元當作五元,同時如前面所說,按照面額整理好。
忌帶太多行李
「Travel light!」旅行要輕,你愈輕松就愈自由。能只帶一件,就別帶兩件;能帶一小瓶,就別帶一大瓶;能用塑料瓶,就別用玻璃瓶;能一路用完一路扔,或確定可以在當地買,就別沉沉地帶一路。
記住,舍得!舍得!你要「得」就要「舍」,你愈想多在外面買東西回來,就別一起初就帶太重的行李。當你東西帶太少,為了避免箱子空,物品容易壞,可以放幾個硬紙盒進去,一路裝新買的東西,一路扔掉紙盒。遇到容易壞的物品,也可以放進事先準備好的硬紙盒。
你還最好隨身帶個既輕又結實的袋子,(折起來很小很小的材質。)必要時用來裝東西。那袋子最好大一些,于是當你買了好多小東小西,拿在手上很不方便時,可以一并裝進那個袋子。
更重要的是,當你在機場托運行李時,如果超重被罰錢,你可以臨時從大箱子里拿出幾樣體積小,卻沉重的東西隨身攜帶。(譬如書籍,但不能是不準登機的液體、噴霧和小刀等。)
忌心里沒數
好比飛機的正副駕駛,在起飛前要以「復述」的方式逐項檢查,無論你是多么資深的旅行家,在你裝箱時都應該「從頭到腳」想一遍。這「從頭到腳」是真正的「頭」與「腳」,也就是你由頭想起,一路往下想到腳。
譬如你從最上面的頭發想,想到雨傘、帽子、洗發精、防曬膏、眼鏡(可能要多帶一副備用)、太陽眼鏡、護唇膏、圍巾、項鏈(可能為了安全,決定把貴重的摘下來留在家里)……,當你不這樣一點一點順序想,而認為帶了的,很可能這么一數,才發現:「哇!我要去非洲,太陽那么大,怎么忘了防曬油!」「我要去阿拉斯加,那么干冷,怎么忘了護唇霜?」「天哪!我居然忘了帶襪子!」
同樣的道理,出門前一定要逐項檢查:護照、簽證(如果是單獨的簽證紙或簽在舊護照里的有效簽證)、信用卡、旅行支票、現款、聯絡電話、手機、手提電腦……。免得你到了機場,才發現非回家不可。
還有,你要記住連隨身行李,一共帶了幾件。一路上隨時提醒自己,數一數。有人幫你提行李上車之后,也一定要親自點一遍,或問問數目對不對。免得你認為我拿了,我認為你拿了,到頭來有一件還在房間里或機場的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