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湘粵交界的連州,小吃云吞有了跨地界的創新。在當地,鮮肉云吞更偏向湖南的口味,值得一試。
連州的云吞。
連州云吞:有香味也有“湘味”
在湘粵交界的連州,小吃云吞有了跨地界的創新。在當地,鮮肉云吞更偏向湖南的口味,值得一試。
在當地的街邊小面館,云吞的香味特別,皮薄爽韌,湯汁濃醇,肉餡鮮美。做云吞最基本的一條就是剁碎新鮮豬的前腿肉,肉粒大小要適中。先將豬肉去皮,并除去一定的浮膘,保證瘦肉和肥肉的比例最少為7:3。先把肉切成粒狀,再加上蔥、姜和適量的鹽,并把瘦肉和肥肉剁到互相滲透在一起。包云吞也是有技巧的,皮一定要薄如蟬翼,才顯得云吞飽滿。薄皮子云吞有它的特點,很容易煮熟,吃起來滑爽。在連州,因為氣候和飲食習慣偏向湖南,吃云吞時喜歡撒些辣椒粉或胡椒粉。
高要“水欖”
老少咸宜
在高要市白土鎮塱鶴村,村民發明了一種小吃叫“水欖”,味道不錯,但甚至不少肇慶本地人都還不知道。 水欖的造型像橄欖般兩頭尖,中間大,中間包餡料,是本地人過春節或正月十五元宵節,或是高要本地特有的“茶果節”食用,只在高要本地才有機會吃到,后來逐步演變成圓形。
據介紹,水欖的外皮是用糯米粉加生粉,按照7:3的比例調和配置而成。在家里吃時,大小可以自由掌握,甚至可以包得如同桌球般大。里面的餡主要有碎豬肉、榨菜、蓮藕、胡蘿卜、雞蛋、蔥花等。
包水欖時,用一小團面粉在掌心輕輕搓圓,然后捏成中間稍厚周邊薄的圓片,加一勺子餡料,對折,輕輕用力捏一遍邊上,再搓圓,或在邊上捏出花式。
水欖的特點是吃多了不油膩,容易消化,所以老少咸宜。
(記者曹菁、于敢勇)
全球十大最受歡迎拍照景點給你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