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抱怨,過年在家,離不開的主題就是吃。于是選擇出游,可即使面對大好美景,吃貨舍不下的依然是舌尖上的美味。節后,微博、微信上,一片杯盤狼籍。
在臺北五天塞下百種小吃
吃貨:佳妮
過年去臺灣絕非明智之舉,機票貴、酒店難訂,然而對一個吃貨而言,傳說中的臺灣美食是那樣的誘惑人心。一咬牙,出發!
出發前花了好幾天鉆研臺北美食攻略,為了節約花在交通上的時間,5天全部安排在臺北,而且全程除了“故宮”幾乎沒有跑什么景點,唯有這餐廳,那夜市,此攤位,彼小店。
每天搭朋友的機車走街串巷把攻略上那些“鉛字”一個個化作活生生的“鹵肉飯”、“甜不辣”、“豬血糕”、“牛肉面”放進肚中。美食眾多,時間有限,做攻略時,我就把各個美食點以區域劃分,通常一天攻克一個區,五天的時間,基本也能把臺北主要美食嘗個遍了。一般白天攻克餐廳,晚上挑戰夜市,將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在刀刃上。
夜市無疑是吃貨通往天堂的捷徑,臺北有以美食為主的純吃型夜市如:士林夜市、寧夏夜市;也有吃購玩一體的綜合夜市如師大夜市、臨江街夜市,骨灰級吃貨通常會選擇前者,地方不大,但美食密度十分大,走個十步便可吃上三種小吃,那份滿足感覺整個世界都在自己腳下了。
臺北是檢驗一名吃貨是否合格的標桿,本人天生大胃,五天時間足足塞下近百種臺北小吃,每天吞下的食物相當于一個普通女人一周的量,把臺灣同胞嚇得目瞪口呆。
早上去林東芳牛肉面要個小碗半筋半肉面;隨后來一碗東區粉圓中和味蕾;中午在老牌臺菜店茂園點個招牌扁魚白菜鹵、清蒸馬頭魚、花菜干炒黑木耳和花枝炸蝦卷感受濃濃的正宗臺味;下午去icemonster嘗嘗臺北最好吃的芒果綿綿冰小憩片刻;晚上在士林夜市買杯木瓜牛奶邊走邊啜飲,沿途把大腸包小腸、七里香、棺材板、炸鮮奶、豪大大雞排、蚵仔煎、虱目魚肚湯、臭豆腐、燒酒蝦……一個不拉嘗個遍。臨走前也別忘了買些釋迦、芭拉之類的水果帶回酒店,睡前還能吃上兩口清清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