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水席:與牡丹齊名的美食
洛陽水席,久負盛名,進洛陽不知其味便是遺憾。這洛陽宮廷的水席,在湯與水之間,流淌的是洛陽傳承下來的千年食文化。何謂“水席”?“水席”有兩層含義: 第一層全部的菜都有湯,湯水見長;二是吃完一道,撤后再上一道新菜,這樣的感覺像流水一樣不斷地更新菜品,故曰“水席”。
洛陽水席:與牡丹齊名的美食
洛陽水席是中國迄今所保留下來的歷史最久遠的名筳之一,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水席”是洛陽的特色,極具當地風情,不僅獨特,而且選料方面也頗為講究。“水席”的烹飪講究精細與認真,每道菜都新鮮爽口,所以人們將龍門石窟、洛陽牡丹與之并稱為洛陽三絕。
洛陽水席:與牡丹齊名的美食
相傳隋唐期間,僧尼們致力于鉆研素食齋飯以款待有地位的施主,獲取更多的支持。達官貴人厭倦了鮑魚海參般的野味,猛然一吃素食,反而覺得清爽萬分,故素食湯登上了王府貴族的廚房并被傳入宮中;經過創造,配上山珍便正式登上了歷史的舞臺。再后開始在講排場的庶民中流行,而這便是洛陽水席的初形。
如今的洛陽水席,全席有24道菜,8個冷盤,4個押桌之菜,8個大件,4個掃尾菜。這24道菜有章法的上桌。這些講究是洛陽水席的文化特征。而“素菜葷做”是水席文化的特點。于是,便有了“假海參”等菜品,其實用的都是粉條和蘿卜等普通材料。真假難辨,讓人拍案叫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