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和國家領導人對內鄉縣衙的關注
2015-05-27 12:06 來源:映象網 打印本頁 關閉
映象網訊:1984年內鄉縣衙對外開放以來,以其唯一性、獨特性、完整性、藝術性、文化性等特點引起了習近平、江澤民、李克強、劉云山、朱镕基、賈慶林、李長春、羅干、吳官正等35位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關注。
2014年習近平在山東荷澤召開座談會照片
習近平說:“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飯,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2013年11月2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山東菏澤召開座談會。在座談會上他給市、縣委書記們念了一副對聯:“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飯,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他說,對聯以淺顯的語言揭示了官民關系。封建時代的官吏尚有這樣的認識,今天我們共產黨人應該比這個境界高得多。
這副對聯出自河南省內鄉縣衙三省堂,內鄉縣衙也因此成了眾多媒體和億萬人民關注的焦點。
江澤民要求:查清內鄉縣衙三省堂楹聯出自何時何地何人之手
1999年5月25日,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視察河南時,途經南陽并在南陽火車站做短暫停留,在火車上聽取了南陽市委書記孫蘭卿、市長王菊梅的工作匯報。在匯報工作中市領導引用了內鄉縣衙三省堂“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這副楹聯。江總書記聽到這副楹聯非常感興趣,立即要求中共中央辦公廳查清此聯出自何時何地何人之手。
縣衙博物館館長王家恒接到市委辦公室通知后,立即組織館內業務人員查閱資料。后經查明,此聯是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由內鄉知縣高以永所撰。高以永,浙江嘉興人,于清康熙十九年調任內鄉知縣,當時正值清初戰亂之后,內鄉百姓因躲避戰亂、紛紛背井離鄉、莊稼荒蕪、經濟蕭條。高以永憂心忡忡,自感責任重大,夜不能寐,秉燭研墨,便寫下了這副楹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