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隨著去年12月26日,京廣高鐵全線貫通,與此前開通的鄭西高鐵實現交會,鄭州高鐵十字架的格局初步形成。下一步伴隨著鄭徐高鐵的開工建設,這種高鐵交叉路口的交通區位優勢會越來越凸顯,“高鐵時代”背景下的“大旅游格局”在河南境內全然形成。乘坐高鐵去旅游,究竟怎么個玩法才更有意義?哪些游客才會對高鐵旅游感興趣?游客在高鐵旅游中都會收獲些什么?記者做了專門的調查采訪。
“快行漫游”的新模式在形成
高鐵游最顯著的特點便是“快行漫游”,所謂“快行漫游”,是指交通方式的轉變所帶來的旅游交通的快速和旅游行程中游覽時間的延長。簡單地說,就是游客花費在旅途中的時間越來越短,留在景區景點的時間越來越長。
“高鐵開通后,鄭州與廣州之間只需要6個多小時,到北京2個多小時,省內大多數城市1個小時以內,甚至十幾分鐘,這么短的時間,經過的城市這么多,想留住游客在你的地盤旅游消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快行漫游’的旅游新模式正在形成。”省旅游局旅游促進處的張毅兵處長分析道。
“高鐵的票價在旅游淡季甚至超過飛機票,花這么多錢,人們外出旅行,肯定會做一個旅游規劃,你所在的城市平時旅游推廣宣傳做得怎么樣?是不是有足夠吸引人的品牌景點?是你能否留住客人的關鍵所在。另外,按照傳統的旅游觀念,游客到達目的地后,往往會采取走馬觀花式的游覽方式,每天緊趕慢趕,一個景點停留的時間長短無所謂,關鍵是看的景點數量要多,似乎只有這樣的旅游方式才能給游客一個滿意的交代,才能引起游客興趣。高鐵旅游開始出現以后,人們乘坐高鐵很快到達目的地,把騰出來的時間可以充分運用到游覽景區上面,以‘快行漫游’的新方式,盡情感受旅游帶來的美好享受,是高鐵旅游存在的根本理由。”河南中州國旅的張江偉經理認為。
高鐵對旅游的“雙刃劍”效應
正是由于高鐵的速度快,經過各個城市的時間短,在各站的停留時間更是非常短暫,所以高鐵的“雙刃劍”效應也是相當明顯,如果經過地的旅游界把握不好,很可能讓如潮的客流變成匆匆過客,甚至把本地和周邊固有的客流全部帶走。
“高鐵經過的地方并不都是赫赫有名的大景區,這些景區平時如果不能做到大力地開發市場,以及靈活機動的營銷策略,方便通達的交通網絡,溫馨舒適的食宿安排配套,根本無法與知名大牌的旅游目的地相競爭。自己的客源不能增加,反而可能會被搶走。畢竟坐著高鐵,一會兒時間就能夠到達另外一個地方,那里有更好玩的地方吸引著大家。還有,由于高鐵的出現,使過去一天時間才能到達的地方,現如今一兩個小時的行程就能夠到達,完全不用再在那里住上一宿,當天去當天回都沒有問題。因為往返交通太方便,三日游、二日游紛紛變身成了一日游,部分經過地旅游消費總額也可能會被縮水。”鄭州海外國旅的張新偉經理分析認為。
自助游游客增長顯著
由于高鐵的票價過高,目前參加高鐵游的人,其實并不是普通的旅游團,而是自助游客。所以高鐵目前帶動起來的是自助游游客顯著地增長。“以我們信陽的旅游為例,乘坐高鐵到信陽游覽清山秀水的,七成以上選擇的是邀上三五好友,自助旅行,不受旅行社行程的限制,高度自由和輕松隨意。”信陽市旅游局旅游促進科的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武廣高鐵開通后,最大的受益者是武漢,游客量激增。每天從廣東開來的高鐵10多趟,在便捷交通的支持下,源源不斷將一批批自助游客送往各大景區,他們自由地游覽東湖、磨山,盡情地品嘗美食小吃。”武漢市旅游聯盟的負責人向記者介紹。
“旅游模式的改變勢必帶來游客需求以及消費理念的轉變,伴隨著高鐵游的升溫,自助游客流極有可能突增。”省旅游局信息中心宣傳中心主任楊志威分析道。“自助游客流在高鐵時代呼喚區域旅游服務中心的誕生。在我國上海、杭州、揚州等城市,當地的旅游集散中心都十分便捷,人們走下高鐵后,當地提供了大量一日游、兩日游的產品,馬上就能夠成行。反觀我省至今沒有這樣的機構和服務,所以自助游客呼喚走下高鐵后的便捷,呼喚高鐵站周邊旅游集散中心的建立。”楊志威認為。
個性化、特色化的品質旅游
“高鐵時代”帶來了 “快行漫游”的旅游新模式,為旅游業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個性化、特色化的旅游產品將會越來越受歡迎。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研究所所長鄭泰森強調,“漫游”要在高端產品、品質產品上下功夫,構建主題訴求。想歇著的要給他新鮮空氣,想體驗的要給他一些相匹配的環境和氛圍。比如北京的“胡同游”、開封的“書店街”及西安的城墻、民俗游等都是做得不錯的代表。省科學院地理研究所馮德顯認為,高鐵帶來的高端游客需要更加有特色的旅游產品,比如主題酒店、特色度假村、品質會所、專項俱樂部和營地等。對于客戶的細分,除了按照省內、省外、境外等傳統地域模式劃分外,還可按藝術、文學等職業劃分,亦可按老人、學生等人群劃分,也可按動靜來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