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的熱情仿佛都匯集到了倫敦,人們從四面八方乘坐各式的交通工具來到了這個將古老與現代完美融合的城市。他們中有專業的賽事報道記者,有資深體育迷,也有熱愛英倫文化的文藝青年。他們用自己的眼光審視著這座城市,發掘這座城市的多面性格。
倫敦
“滿大街都是運動的人”,“去拍了一些冷門的項目,出乎意料的是,都坐滿了人”,“我來到了倫敦,等待著一次屬于全世界體育迷的盛會”……在這個火辣的7月,世界各地的熱情仿佛都匯集到了倫敦,人們從四面八方乘坐各式的交通工具來到了這個將古老與現代完美融合的城市。他們中有專業的賽事報道記者,有資深體育迷,也有熱愛英倫文化的文藝青年。他們用自己的眼光審視著這座城市,發掘著這座城市的多面性格。
資深體育迷
徐毅
都市快報體育記者
倫敦奧運會,我來了
7 月24日,經過12個小時的長途飛行,我終于抵達了英國倫敦。在希思羅機場旅客出口處,放著一臺攝像機,幾名電視臺的工作人員隨時準備著拍攝。看到這一場景,很多采訪過北京奧運會的記者都會心一笑:沒錯,那時候很多中國記者就是在機場開始自己的奧運會采訪的。奧運會開始前,場館還進不去,根本接觸不到運動員,唯一能夠找到他們的地方,可能就是機場了。當然,這天守候在機場的記者也是非常幸運的,因為姚明幾乎和我差不多同時抵達希思羅機場。作為央視的解說嘉賓,姚明早早地來到倫敦進行準備,和他一起來的還有郎平等專家。
隨著離奧運會開幕的時間越來越近,倫敦的奧運會氣氛越來越濃厚。比較特別的是,倫敦奧組委把倫敦媒體中心設立在了古老的威斯敏斯特區,大名鼎鼎的大本鐘和威斯敏斯特教堂就在新聞中心的邊上,這也讓我們國外的記者可以第一時間就領略到英國古老的文化。
在倫敦,越來越多的事物可以讓人感受到奧運的熱烈氛圍。在倫敦街頭,不少店都掛出了奧運打折的廣告。奧運方面對于安全問題也是非常重視,我入關的時候,看見地上放了一個大包,馬上就有多名警察圍過來,現場的氣氛頓時顯得非常緊張。一直到有人來解釋說是自己把包忘在這里后,警察們才松了一口氣。
由于前來訪問的中國記者特別多,所以倫敦媒體中心特別安排了幾名中國接待員,還有一名會說中文的英國人。“我在南京學習了幾年”,英國帥哥這樣解釋為什么會說中文。新聞中心還專門為中國記者設立了一個辦公區,這里是專門為中國記者領證服務的。我把通過注冊的郵件和護照遞給工作人員,工作人員馬上在電腦上核對起了信息。整個辦理工作只花了3分鐘,都說英國人辦事效率不高,但在這里卻完全是另外一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