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充斥旅游紀念品市場的多是佛珠、手鏈以及花生和綠豆所做的糕點等粗制濫造的商品。而在這樣的情況下,清明上河園推出的清明娃系列旅游商品,無疑能讓人眼前一亮。
工作人員介紹清明娃系列紀念品
玩偶造型
清明娃,宋朝的“人大代表”
一入清明上河園景區的正門,就能看見三個碩大的玩偶,都是身著宋服、笑逐顏開的童子模樣。
這樣的玩偶造型并不僅僅擔負著雕塑的使命,在玩偶造型背后的旅游紀念品商店里,眾多玩偶造型的商品擺滿了柜臺。T恤、水杯、小型玩偶乃至鑰匙扣等琳瑯滿目、造型各異,有著盛裝的皇帝,有蹴鞠的少年,有拋繡球的小姐,也有彈古箏的少女。
旅游紀念品商店的工作人員介紹說,門口那三個玩偶以及店內的所有商品上的玩偶形象都源于清明上河園景區推出的清明娃系列產品。
清明娃造型共有108種,分為皇帝、畫家、商販、武將、俠客、侍女等角色,可以說是宋朝的“人大代表”。
產品身價
這些娃娃今年能賣300萬元
清明娃形象多源自宋朝市井生活
對于景區來說,推出清明娃的現實意義在于其巨大的市場經濟效益。自去年11月推出清明娃系列產品以來,這些憨態可掬的娃娃已經給清明上河園帶來了不菲的收入。
在推出清明娃之前的2010年,清明上河園的旅游商品收入接近百萬元。在清明娃推出后,已經實現了近五成的增長。在這樣的增速下,今年年初清明上河園景區信心滿滿地將特色旅游產品銷售目標定為300萬元,旅游商品綜合營銷收入目標為1000萬元。而在河南,這樣的目標已經超過相當一部分景區的門票收入。
“完成今年的銷售目標應該沒有問題,”清明上河園商務部經理陳健說,“現在剛剛5月過半,景區特色旅游紀念品的營銷收入已經完成過半目標,而景區旅游商品綜合銷售目標也同期過半。”
產業鏈完善
仿建景區
帶來真正的宋朝味兒
在清明上河園景區營銷總監李琦心中,清明娃是醞釀已久的產物。
李琦說:“清明娃只是清明上河園景區整個‘宋文化’背景下的一部分,是景區完善產業鏈的一個方面。景區2001年獲得國家首批4A級認證后,已經著手在考慮設計一種能夠代表景區文化的吉祥物。而2011年清明上河園晉升為5A景區后,這種理念也開始轉化為實體。”
在省內諸多的景區中,清明上河園沒有自然山水,也沒有歷史遺跡,之所以能夠發展成為河南旅游最熱門的景區,李琦認為,景區賣的不是景觀而是文化。“除了景區打造的《大宋·東京夢華》之外,清明上河園內的其他活動和所有設施都在營造一種文化氛圍。例如景區內的商鋪,不僅提供服務,也是文化載體。招牌、衣著乃至叫賣的口號都是宋式的。這樣才能讓游客不覺得是人造景區,不覺得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