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10:原始的威脅——亞馬遜叢林
亞馬遜流域植物種類之多居全球之冠。許多大樹高六十多公尺,遮天蔽日,故旱地森林的地面光禿禿,只有一層腐爛的枝葉。澇地森林則情況迥異。樹冠由高至低分層,各層充滿生機。葛藤、蘭花、鳳梨科植物爭相攀附高枝生長。
其間棲息著猴子、樹懶、蜂鳥、金剛、鸚鵡、巨大蝴蝶和無數蝙蝠。水中生活著凱門鱷、淡水龜,以及水棲哺乳類動物如海牛、淡水海豚等。陸地則生活著美洲虎、細腰貓、貘、水豚、犰狳等。還有2500種魚,1600多種鳥。
亞馬遜叢林
亞馬遜的危險不只源于叢林中變幻莫測的環境,泥潭、沼澤、野獸和蚊蟲。還有令人頭皮發麻的傳說和故事,“河水中潛伏著能瞬間撕碎巨大野獸的食人魚,樹枝上站立著專門獵殺人類的食人族”,這些故事給每一個去亞馬遜的人巨大的心理壓力。
當你獨自走入無邊無際的叢林時,孤獨感更是對你最大的考驗,周圍斑駁的光影,密集的植物使你的視野大大受到限制,更造成對未知事物的本能恐懼。
隱秘指數:★
危險指數:★
綜合指數:★
探險提示:
防水問題:在雨季或多雨地區,特別是長時間的穿越,如防水準備不充分整個活動會遇到極大的麻煩。如:無干燥衣物可換,相機、電池、食物等物品遭打濕破壞。因此在出行前要對活動地區的氣候做些了解,并做好相應準備。
飲水問題:在短途穿越時,如已知補水困難就應帶足飲用水,每人每天大約2升(如不需做FB餐的話)。長途穿越,可在途中的溪瀑、江河、湖塘取水,但一定要觀察其污染情況,如:水附近有無人畜活動、有無動物尸體、有無糞便及其他污染物。水中有大量泥沙時要使水沉淀10分鐘以上。螞蝗多的地區,打水時要用敞開或透明的容器,以便能及時發現水中是否有螞蝗。
露營問題:尋找安全、避風、干燥、平整的高處扎營。此時要注意周圍的環境,如:是否有落石滾石、風向如何、有無動物巢穴、蜂巢等。盡量不要在河畔扎營,除非確定是枯水期,水位不會變化。營地不要緊靠水邊,蚊蟲較多。
野外生物:出行時要準備清涼油、風油精、紅花油等藥物。打綁腿可以有效防止螞蝗、蛇及其他生物對腿部的攻擊。毒蛇大量出沒之地可以準備蛇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