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旅游》雜志
八景之一 “燈塔松濤”
“澳門很小。”到過澳門的人都這么對我說。
“那你去過哪些景點?什么地方有意思呢?”我問。
答案幾乎一律都是“記不清了”。
終于輪到我有機會去澳門了。根據前車之鑒,出發前,我先仔細地研究了一番澳門地圖,決心走一條別出心裁的游覽線路。針對澳門面積小的特點,我打算先參觀最外圍或最高處的幾個炮臺,然后由外及里,最后才是中心的鬧市區。我其中又以“澳門八景”為主。后來實踐證明,這種“以農村包圍城市”的旅游辦法果然令我不虛此行。
我到澳門后就路驅車直接上了澳門最高點——松山炮臺。松山又稱為琴山或臥薪嘗膽望洋山,海拔93米,松山炮臺修建于此,深得居高臨下之妙。據導游介紹,炮臺修建于 1637年,主要用于防御外敵和作為觀測站。側有一座圣母雪地殿教學,外邊看起來不大 里面卻設計得當,系仿照17世紀葡萄牙天主教學的形式而建,頂部呈拱形,支柱少,顯得十分空曠。教學門前的松山燈塔很有名氣,它高約13米,白塔紅頂,顯得巍峨挺拔,與葡萄牙本土歐洲之角上的燈塔風格完全相同。炮臺、教學和燈塔組成松山三古跡,與山脊翠綠的青松相互輝映,形成澳門八景之一 “燈塔松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