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重慶5月7日電(記者韓振、周凱、王曉磊)日前,6名驢友在重慶遭遇洪水失蹤,一條求救微博牽動數千網民的心。渝黔兩地200余人連夜搜尋,24小時后最終獲救。網民送上關愛的同時也在質疑:驢友遇險事故不斷,誰該為搜救埋單?
“我有6個朋友,其中四男兩女,29日在重慶南川后河露宿,當晚遭遇暴雨,最后一次聯系我是昨天中午,只說被洪水圍困,以后至今杳無音訊!求網友貢獻搜救辦法。被困在南川后河!求幫轉。”5月1日下午,新浪網民“小竹子的小世界”發布第一條求救微博。
隨著渝黔兩地搜救工作的進展,“小竹子的小世界”不斷更新6名失蹤驢友的最新情況。5月2日上午9點57分,“小竹子的小世界”微博發布朋友成功獲救的消息,并對參與搜救人員和廣大網民表示感謝。
記者采訪渝黔兩地搜救負責人得知,從5月1日上午8點接到求救電話,到5月2日上午9點許找到6名失蹤的驢友,渝黔兩地在24個多小時內,共投入了260余人、16輛汽車以及大量的救援設備。
貴州道真縣立即組織40余人的搜救隊伍,連夜奔赴驢友可能所在的黃泥洞。黃泥洞南北狹長,地形復雜,搜救人員找到6名被困驢友時,他們前有洪流擋道,后是萬丈懸崖,干糧全無。
南川區應急辦主任劉偉稱,南川區就組織了230余人參與的搜救隊,其中包括公安干警、機關干部以及當地群眾,其中有30余名群眾。道真縣應急辦負責人也表示,道真縣搜救人員也有30余名,也包括當地群眾。
除了投入大量的人力資源外,渝黔兩地還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兩地共投入越野車、山地汽車16輛,因事發地點道路難行,搜救車輛需耗費更多燃油。此外,兩地還投入了大量的搜救設備,其中包括先進的手機信號搜索定位設備。
“按照慣例,公務搜救人員完全是職務行為,但政府將對群眾搜救人員進行適當補助,此外汽車燃油費、搜救人員吃住等費用,都將由政府財政支出。”道真縣應急辦負責人說。
劉偉表示,很難對此次搜救費用進行準確測算,因為除了這些“看得見”的支出外,還包括“看不見”的日常管理費用等。
不菲的搜救費用引發一些網民質疑:納稅人是否應當為搜救費用埋單?不分情況的埋單行為對其他納稅人是否公平?
西南政法大學教授韋峰表示,誰為搜救工作埋單分三種情況:一是在開放景區,應當由景區管理方埋單;二是在一般非景區開放區域,政府有責任埋單;三是在明確警示不允許進入的區域,驢友擅自闖入造成后果的,應當由驢友本人埋單。“但不論何種情況,政府都應當義不容辭地實施營救,這是對公民責任的體現。”
南川區應急辦主任劉偉稱,事發地段地形低洼,四面環山,人煙稀少,通信隔絕,近年來多次發生驢友被困事件。去年南川區政府還專門在沿途掛立了警示牌,但驢友冒險的行為仍舊屢禁不止。
“每次搜救都是政府埋單,之前也沒有政府向驢友索要搜救費的先例。我們只能通過宣傳告誡驢友珍惜生命,否則一旦出現意外,將給家人帶來巨大傷害,即使最終能夠成功搜救,也浪費了大量的公共資源,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劉偉說。
針對這種情況,韋峰表示:一方面政府應當加強管理,盡量減少此類事情的發生,如設立警示標志等;另一方面,對于浪費公共資源的行為,政府可讓其承擔相應的責任,否則客觀上會縱容這種冒險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