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一種被稱為“微旅游”的旅游方式開始盛行。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微博的盛行,微電影、微文學、微小說的出現,“微”成了我們生活的鮮明特色,在如今這個“短、平、快”的年代,“微旅游”也隨之浮出水面。所謂“微旅游”,即指不需要太多的時間,不去太遠的地方,不準備太多的行裝,不為某個景點而前往,也不必做行前的周密計劃,要的只是一種旅程短、費用低、又具有特色的休閑之旅。只要利用周末或三天的小長假,到一個不遠不近的地方,拋下工作,離開固有模式的生活環境,即便只是到郊外或鄰近城市串個門,吃頓美餐,曬曬太陽,賞賞夜景,看場演出這么簡單,這也許就是當下“短平快”時代下我們所要的旅行。
據觀察,目前不少旅行社推出“微旅游”產品,在線路設計上與以往的自助游區別不大,只是在產品檔次上顯得更高端一些。“微旅游”更體現一種休閑的概念,行程上的自由,時間不宜過長,而且是一種“無為”性質的旅游方式。不會沖著某個著名景區而去,也不會為看一個名勝而動身,要的就是在路上的那種散漫、輕松的心境,也是到一個陌生環境中釋放壓力的一種休閑方式。至于高端與低端,這并不是“微旅游”的本質所在。
業內人士指出,“微旅游”的核心價值是追求旅游當中的自由自在,游客可以在自己喜歡的地方隨意停留,并且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接觸旅游目的地。對于普通大眾而言,這種具有隨意性的旅游休閑更容易被接受。但“微旅游”并不是盲目出游,盲目前往一個目的地,往往會因為路線不熟、目的地與目的地之間的組合不夠合理等原因而影響了旅途的心情,更有甚者會迷途而返,事倍功半。
“微旅游”這種新興的旅游方式要想在市場上站得住腳,需要各地旅游部門、相關旅游機構對旅游產品進行挖掘和提升。如,在現在傳統旅游項目或旅游景點的基礎上,挖掘更具內涵的旅游方式;又或者進一步提升服務品質,對現在產品進行升級,如此,才能在軟硬件上給“微旅游”提供堅實基礎,進而讓“微旅游”真正成為大眾業余休閑的主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