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的《中國青年報》發表評論《旅游策劃的度在哪里》,文中稱“這種粗俗不堪的項目策劃與只顧眼前、殺雞取卵的經營方式”應該好好管管了,“如果相關旅游主管部門依然默許此類項目的存在與發展,損害的不僅僅是當地的旅游形象,甚至會影響到整個地區的旅游形象。”放眼觀之,各地搞笑營銷頻頻現身,長此以往,旅游形象受損的恐怕不僅僅是某幾個地區,而是整個中國旅游行業。
都愛玩“土匪搶親”
2011年8月 陜西寶雞吳山“土匪搶親”旅游被批庸俗 游客不買賬
去過(陜西)寶雞吳山的朋友大都參加過土匪搶親游戲,你可以扮作被搶的“新媳婦”,也可以扮作手持駁殼槍的土匪。而寶雞吳山苦費心機推出的這個旅游項目,許多游客卻不買賬,“這個旅游項目宣揚土匪文化,這分明是把恥辱當光榮,與寶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大環境格格不入。”
游客扮演的日軍搶“花姑娘”場景。資料圖片
2011年8月 黃山為做紅色游出歪招 游客扮"鬼子"進村搶"姑娘"遭批
一身侵華日軍的打扮,手握“三八大蓋”押著“花姑娘”,還一臉的笑容……這不是在拍電影,而是黃山市黃山區譚家橋鎮一景區重現的“鬼子進村”場景,在這個集體參與的旅游項目中,游客有的扮鬼子,有的扮漢奸,還有人扮“花姑娘”。“創意挺好,可這說得過去嗎?”對于該旅游項目拿國恥來取樂的行為,不少網友非常憤慨。而對于網友的批評,譚家橋鎮政府旅游辦的負責人則認為,讓游客了解這段歷史,具有教育意義。
當地回應:本意是做“紅色旅游”
譚家橋鎮政府旅游辦公室一位汪姓主任介紹,網友所說的旅游項目是經鎮政府同意后由當地一家公司開發的,其初衷是“為了做紅色旅游,讓年輕人參與該項目,了解這段歷史,教育年輕人”。
汪主任介紹,該旅游項目今年上半年剛啟動,目前正在試營業和升級改造當中。該旅游項目實際上是游客表演的娛樂活動,景區有專門的導演,游客自選角色,有人扮日軍、有人扮漢奸,還有人扮村姑和八路軍,他們將表演一個“日軍進村掃蕩—擄走村姑—八路解救”的過程,“景區里有幾間土房子,有全套的武器道具,還有爆破,非常逼真。”
汪主任還透露,該旅游項目剛剛啟動時,就受到了不少網友的批評。當時為了做好宣傳,汪主任按照領導的意思,將該旅游項目推介到了網上,并貼有圖片,很快就遭到網友的譴責。“網友都不贊成這個項目,說這有損國家形象,搶"花姑娘"也很俗氣。”汪主任說,她隨后就將網上內容全部撤掉了。
>>>查看更多的旅游行業營銷盤點
奸臣文化也能旅游
人體彩繪宣傳博眼球
招聘采茶女要求很無厘頭
為了讓人記住的爭議宣傳語
你對旅游行業的這些營銷方式怎么看?
你怎么評價這些營銷方式?
不錯啊,至少打響了知名度
很反感,即使知道了這個地方也沒有好印象
無所謂,反正我是不會被這些報道影響的
看到這些營銷,你會有去當地旅游的愿望嗎?
找機會專門去看看,有些營銷活動雖然不常規,但很有意思
有點意思,有時間碰巧的話,也可以去看看,不會專門跑去看這些營銷活動
完全沒興趣,看了這些營銷就對當地沒什么好印象
這些東西對我影響沒什么影響
性別:年齡:
查看結果
起止時間:2011-08-30 至 2011-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