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尚網
北極 10年后的夏季,這里可能是一片汪洋
北極地區的冰山冰冠不斷消融。在2004年到2005年期間,北極附近的永久冰層面積驟然減少了14%,約73萬平方公里,大約是兩個德國的國土面積。與過去的26年相比,2005年和2006年,海冰區域已經縮小了6%。有人猜測,到2013年,北冰洋上的冰雪將會全部消失。科學研究表明,到2040年或更早,北極在夏末將會無冰。整個北冰洋,包括北極地區將是一片汪洋。
相比南極,北極更適合出游。北極地區的風速遠不及南極;北歐海域受洋流影響,全年水面溫度保持在2℃~12℃。如今生活在北極圈內的人口有900萬左右,分布于俄羅斯、美國、加拿大、丹麥、冰島、挪威、瑞典和芬蘭8個國家。一般而言,北極游會將這些國家作為起點站。
最近,北冰洋一帶首次出現了一個比英倫三島面積還要大的巨大缺口,一艘輪船不需要破冰船就能直達北極。10~20年內,人們在夏季進行環球航行時可直接穿越北冰洋。
也許會消失的北極熊
北極有著豐富的生物:海豹、海象和魚類,北極熊,灰熊,海貍、水貂、鼬鼠和貂熊等野生動物,以及阿拉斯加到西格陵蘭的馴鹿,北格陵蘭地區流浪的長毛麝牛。冰川周圍的北部森林地帶,有著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俄羅斯和阿拉斯加都生長著同類型的苔原植物。它們與溫帶植物相比體形較小,地面蔓生著柳樹、樺木和富含維生素的各類漿果。如果北極冰消失,北極熊也許作為一個物種隨即消失,它們不僅生存領地被掠奪,食物短缺,還會溺死在茫茫的汪洋大海里,在生存競爭中也會敗給對手灰熊。
北極圈美景
在號稱“冰火之土”的冰島境內,冰河、溫泉、間歇熱泉、火山口、冰帽、熔巖荒漠、瀑布等天然景觀眾多,深受游客喜愛,北極圈內其他國家的冰雪美景也吸引各國游人趨之若鶩。在這里,游人可以看到美麗的極光。對于熱愛攝影的旅游者來說,這里有太多的美景奇觀值得他們用鏡頭捕捉。
經過著名的德雷克海峽,你可以看到無數的海鳥,包括海燕。在狹窄的海灣后面有一個火山口形成的島,中間是一個面積巨大的島內湖,這里可謂一個動物的天堂,各種動物在這種最原始的生態環境下自由地生活。
大堡礁 這里只剩下100年的生命
由于過度捕魚、沿海開發,污水、農藥入海污染以及全球氣候變暖,這個世界最大的珊瑚礁區的珊瑚礁,將在2050年大量消失。珊瑚生長區的海水溫度每提高一度,都會引起珊瑚褪色加速其死亡。如果等待珊瑚礁開始重新自然生成,恢復成現在的規模至少也要200~500年左右。
除了珊瑚,這里還是成千上萬種魚的棲息地和鯨、海鳥、海龜的滋生地,是海豚最喜歡的嬉戲場所。大堡礁海域生活著大約1500種熱帶海洋魚類。同時生活著4000多種棘皮動物和軟體動物等其他海洋生物。某些瀕臨滅絕的動物物種(如人魚和巨型綠龜)也棲息于此,具有極高的科學研究價值。
威尼斯 它正面臨洪水威脅
威尼斯正面臨著洪水的侵襲、地面下沉和環境污染等威脅,近年來曾發生圣馬可廣場被洪水所淹的現象。威尼斯與亞得里亞海僅有一道沙堤相隔,海水回灌現象正威脅著它的存亡,更何況還有全球都面臨的海平面上漲。
威尼斯有一條長4公里、寬30~60米的主運河,與177條支流相通,全城由118個小島組成,城市里共有2300多條水巷。文化藝術之城:全城有教堂、鐘樓、修道院、宮殿、博物館等藝術及歷史名勝450多處。文藝復興時期,威尼斯是繼佛羅倫薩和羅馬之后的第三個中心。威尼斯共有120座各式教堂,40多座宮殿。最著名的是圣馬可廣場。達尼埃里旅館則是威尼斯歷史悠久的宮殿型旅館。1932年,威尼斯又創辦了世界上第一個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