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期間,媒體頻曝“景區垃圾成山”新聞。10月1日,11萬人到天安門廣場觀看升旗儀式,游客留下了多達5噸的垃圾,150名環衛工人冒雨完成清掃。同樣,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一天的垃圾就多達六七十噸,公園內300多名環衛工人每天都要按“奧運標準”實施打掃。
有專家和環衛工認為,現在食品或者商品的包裝物過多,導致垃圾量增大,建議政府應積極推進包裝簡化。
□現狀
多景點垃圾成災
幾天來,記者在廣西北海市的銀灘看到,白色細沙的美好沙灘上,到處是紙張、礦泉水瓶、烤串……各種垃圾隨著海浪的沖刷一波波地沖到岸邊。而沙灘上的人們吃著、喝著,也隨手扔著垃圾。
此外,有的游客不顧警示隨意攀爬圓明園古墻遺址,寧波雅戈爾動物園里游人用紙屑向動物投食,泰山步道旁蘋果核、橘子皮不時從山上滾落……
對于節假日里亂扔垃圾的現象,新華時評曾指出,這說明當前國民素質與我國大國地位并不相符。
事實上,許多地方在興建公共設施的時候,往往存在著服務上的缺陷。此外,政府管理部門也沒有一些嚴格的管理措施進行約束。
記者此前去日本東京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日本東京的大街上,基本沒有垃圾桶,但卻沒有一點垃圾。記者了解到,東京的大街上行走的日本人,隨身都會攜帶袋子,放垃圾。
昨天,記者采訪了一位日裔華僑,這位王先生介紹,因為日本人實行嚴格的垃圾分類制度,不同的垃圾會實施不同時間收運制度,比如每周二可能是舊衣服回收日,每周三可能是舊家電回收日,居民只要按照要求,把這些垃圾放置到家門口,環衛部門會及時收運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