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2013年8月1日,是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成功三周年的日子。港中旅嵩山景區將于2013年8月1日免費向公眾開放觀星臺、會善寺景點,同時嵩山遺產中的珍貴文物--漢代廟闕(即太室闕、啟母闕)也將面對公眾開放。
嵩山景區
2010年8月1日,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亞舉行的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表決成功,被載入世界遺產名錄。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集中體現了我國自秦至清多個朝代的禮制、宗教、科技和建筑學成就,在國內國際建筑史上具有極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其獨特價值在中華文明乃至人類文明發展史上都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弘揚世界遺產文化、珍貴文物限期開放
2013年8月1日,是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成功三周年的日子。為回饋廣大游客對嵩山景區的關注和熱愛,港中旅嵩山景區將于2013年8月1日免費向公眾開放觀星臺、會善寺景點,同時嵩山遺產中的珍貴文物--漢代廟闕(即太室闕、啟母闕)也將面對公眾開放,讓廣大游客一睹嵩山遺產精華所在,深入體驗嵩山世界文化遺產的魅力。在以上免費開放的景點中,觀星臺是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嵩山八處十一項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天文臺之一,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天文科學建筑物,距今有700多年歷史。郭守敬以此為中心點觀測并推算出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立法——《授時歷》,其精確度與現行公歷僅相差26秒,創制時間卻早了300年。會善寺是唐代天文學家、世界文化名人僧一行的出家修行之所,也是當時全國三大戒壇之一和僧人受戒中心。太室闕、啟母闕,建于東漢(公元118—123年),是中國僅存的時代最早的廟闕,代表了中國古代國家級祭祀禮制建筑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