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好聲音:唱唱歌談談情
隨著中國好聲音第二季的火熱開鑼,學員們個性十足又飽含情感和生命力的歌喉再度引爆2013年的夏天。
都說高手在民間,在中國,最最能歌善舞的非少數民族莫屬。原生態的曲調,自然質樸的情感,獨有的本民族特色,再加上魅力十足的民族服飾……所有這些,成就了獨一無二的民族好聲音。在許多民族的節慶中,賽歌對歌是必不可少的一環,更有的民族專門建立起獨特的“歌節”,一面同臺飆歌,一面供青年男女互訴情愫……
壯族:歌圩節
“三月三”,是壯族地區最大的歌圩日,又稱“歌仙節”,相傳是為紀念劉三姐而形成的民間紀念性節日。歌圩節是廣西壯族一種群眾性的唱歌活動,也是酷愛唱歌的壯族人民比歌賽智的傳統節日。農歷三月三歌圩節這天,成千上萬的壯族人邊唱邊走,從四面八方匯集歌場。女子三五成群,男子四六成隊,這一組用歌聲向另一組挑戰,那一對同這一對唱答,于是歌聲四起,此起彼伏,非常熱鬧有趣。一對對壯族青年男女,在悠揚的對歌聲中,相互傾訴愛慕之情。對歌往往從白天唱到夜里,從深夜唱到明天。
苗族:游方
游方是黔東南苗族青年男女談情說愛的一種方式,在農閑季節、傳統日子、辦喜事和趕場天進行。一般在村寨附近都有固定的游方場或游方坡。只限本寨女子與外寨男子參加。為了選擇一個稱心如意的終身伴侶,有的小伙子往往要跋山涉水到十幾里、幾十里甚至上百里的村寨去“游方”。男女整裝相聚,通常是兩男兩女通過對歌來增進友誼,表達愛情。雙方屬意后,分別相邀談唱,若有意成婚,則互贈禮品作為信物。此后,雙方隨著愛情的發展,便訂立婚約,結為夫妻。